8月10日消息:8月5日,或將成為載入中國體育史的一天。在這一天,英超西布朗、意甲AC米蘭和法乙歐塞爾等三家歐洲足球俱樂部宣布易主,迎來中國老板。
在上述3起收購案中,云毅國凱(上海)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云毅國凱”)收購西布朗尤為值得關注。云毅國凱通過收購西布羅姆維奇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控制西布朗足球俱樂部母公司西布羅姆維奇集團約88%股權。收購完成后,西布朗將成為首家由中國大陸資本控股的英超球隊。
引人注目的是,上市公司棕櫚股份(002431.SZ)通過參與設立的體育產業基金,成為云毅國凱的股東,間接參與了西布朗的收購。由此一來,棕櫚股份也成為A股市場“英超概念第一股”。
成立于1984年的棕櫚股份,以苗圃經營起家,做到園林行業龍頭,近年間正轉型生態城鎮。“我們一直以來都比較低調,不愿意炒作這件事。但這宗收購對我們轉型來說,也確實意義重大。”8月8日,棕櫚股份總裁林從孝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介紹道。
在林從孝看來,英超聯賽具備完善的青訓體系和成熟的運營管理經驗,“我們更看重內容,英超體育內容算得上是頂級IP,它的注入將推動我們的生態城鎮規劃的落地”。
參投英超
8月5日下午,西布朗在官方網站宣布易主的消息。隨后不久,棕櫚股份發布公告,披露了更多的收購細節。
據棕櫚股份公告顯示,云毅國凱由上海云邰投資管理中心(下稱“上海云邰”)、上海云毅業投資管理中心、上海云勁投資管理中心等三方股東共同組成。棕櫚股份出資3億元,成為上海云邰的有限合伙人,間接參與收購。
“具體的收購主體是云毅國凱。”林從孝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道。據上海一名私募經理介紹,之所以選擇收購英超的西布朗,云毅國凱有著多方面的考量。
“英超是目前歐洲5大聯賽中,商業化運營最成功的聯賽。僅從電視轉播收入而言,英超2016—2019賽季的電視轉播費用總收入達到81億英鎊。這一轉播費用超過了西甲、德甲、意甲和法甲電視轉播費的總和。”上述私募經理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公告稱,西布朗多年以來的財務狀況保持平穩,2014/2015賽季,其經審計的總收入為9626.9萬英鎊,凈利達529.3萬英鎊,已持續6個賽季實現凈盈利,另外,西布朗沒有銀行借款等負債。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2015年1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西布朗的凈利潤率達到13%,凈利潤額在歐洲所有球會中位于第19名。
“從財務的角度來說,西布朗本身就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林從孝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說,“坦率地說,西布朗在中國的知名度并不高。不過,它有138年的歷史,在英國擁有一大批忠實的球迷,主場上座率超過90%,并且70%以上都是季票。更重要的是,它的青訓體系和運營管理非常成功,這一點要遠超過國內球隊。”
在林從孝看來,參投西布朗后,可以為棕櫚股份生態城鎮轉型提供產業端的內容,推動“生態城鎮+體育”的戰略布局。
棕櫚股份已完成體育小鎮的模塊研究,正和北京、貴州、梅州等多地洽談體育小鎮的落地。“最直接的就是足球學校可以落地,同時圍繞體育IP,可以衍生出足球明星、賽事場館、賽事營銷、體育媒體平臺等IP商業開發體系。”林從孝表示,“我們通過投資產業基金3億元,獲得了英超這個頂級IP,非常劃算。”
圖謀體育IP的中國資本,并不止棕櫚股份。
近年來,中國資本屢屢走出國門收購國外球隊。北京合力萬盛在2014年7月,以800萬歐元收購荷甲海牙俱樂部98%股份,首開中資收購海外主流俱樂部先河。
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中國財團已投資了12家海外球隊,交易涉及資金約66.7億元人民幣。
跨界轉型
消息一經公布,外界對于棕櫚股份一腳跨至體育產業仍覺突然。
棕櫚股份成立已有30多年歷史,園林工程一直都是主營業務。2014年,棕櫚園林(002431,股吧)開啟了生態城鎮轉型戰略,并在今年4月由“棕櫚園林”更名為“棕櫚股份”。在整體中國經濟下行之時,棕櫚股份的傳統主營業務園林工程近年增長乏力,轉型也是現實壓力下的選擇。
“公司上下壓力都特別大,有些公司老同事、同行以及資本市場的朋友對公司轉型并不理解。”林從孝回憶說。
進入2015年后,棕櫚股份加快了生態城鎮轉型的布局:當年6月,收購苗木電商平臺苗易網;7月,與中城智慧組建國家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11月,進一步收購全球頂級設計機構貝爾高林50%股份,實現控股。
持續布局之后的2015年公司年報顯示,園林工程貢獻了44億元營收,占到總營收約87%,較之上年下降5%,對主營業務的依賴性有所降低。進入2016年,棕櫚股份布局的腳步仍未放緩:2月,與和君資本設立滿天星VR產業基金,繼而投資樂客VR和樂客奧義;5月,公告擬收購文旅公司海南三道圓融;6月,公告擬定向增資新三板企業嘉達早教(430518)。
“在完成一系列布局后,我們在這個時候切入體育產業,有自己的規劃,并不唐突。客觀上,我們也需要體育內容的注入。在參投西布朗后,棕櫚在生態城鎮內容端就已完成從娛樂、旅游、文化到體育的產業布局。”林從孝表示,“基本上已經形成棕櫚的產業內容生態圈。”
在棕櫚的產業內容生態圈內,各個板塊之間也可以形成互動。本屆法國歐洲杯已正式引入VR技術,歐足聯使用諾基亞生產的OZO攝像頭360度捕捉場館內的賽況,觀眾可在Youtube收看歐洲杯VR視頻。
此外,上述四個板塊均是新消費升級背景下的新興產業,用戶群體存在重復疊加。“各板塊的用戶群體有很大共性,當規模達到一定量級將會產生協同效應。”林從孝進一步分析說,“我們盡管是從傳統產業轉型,但轉型算比較果斷的,布局規劃時也有著清晰的邏輯主線,從生態城鎮建設到運營,再到內容,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搭建生態城鎮的三駕馬車。”
對話棕櫚股份總裁林從孝:中資收購球隊不是“虛火”
時代周報:近期,中國資本大量涌入歐洲五大聯賽,有人評價“虛火”。你怎么看待?
林從孝:我并不認為是虛火。資本都是逐利的,到歐洲五大聯賽收購球隊,這說明了供需之間的跨區域配置。就目前來看,國內聯賽與歐洲相比有不小差距,缺乏優秀的投資標的,但需求卻很旺盛。
當然,這也和歐洲經濟不景氣以及脫歐等導致的資產貶值有關,現在是中資抄底收購的好時機。不過,我也承認如何運營一家頂級球隊,國內企業還需要學習。
時代周報:棕櫚方面稱,本次投資旨在與生態城鎮戰略相結合,并將會在未來建立5-6個以足球為主題的體育小鎮,體育小鎮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林從孝:在體育小鎮建設端,通過PPP或EPC模式可以實現對傳統規劃設計與施工業務的反哺;在產業運營端,一方面是在足球學校、青訓營地等傳統足球產業的運營收益;另一方面,足球主題對體育小鎮在旅游、娛樂、文化等周邊產業的協同效應,從而實現多渠道的運營收益。當然,這些的前提是擁有強勢IP,西布朗會增強我們體育小鎮的盈利能力。
時代周報:在棕櫚的規劃中,體育小鎮包含了哪些模塊和內容,預計何時正式面世?
林從孝:從產業規劃而言,體育小鎮包括基地體系、商業體系與教育培訓體系3大體系下分24大具體模塊。當然,這些還會隨著體育小鎮的落地逐步完善。目前,我們正在北京、廣州、梅州、貴州等多個地方探討體育小鎮的落地,會盡快推動首個體育小鎮的落地,時間上肯定是越快越好。
時代周報:在未來,是否還有其他的產業內容導入生態城鎮?
林從孝:按照年初提出的“生態城鎮+”戰略,在運營端,我們聚焦在娛樂、文化、旅游與體育四大產業,圍繞四大產業,尋找優質的產業內容。除了這些之外,我們對適合導入生態城鎮的優質內容都感興趣。
時代周報:當前公司正逢轉型期,最大的挑戰來自哪些方面?
林從孝:一定是文化的重塑,尤其是在棕櫚從傳統園林企業向國際化、多元化的現代企業“裂變”過程中,文化的沖擊一定是最大的。如何重塑企業文化,如何將不同業務板塊、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棕櫚人整合到一起,這是棕櫚的最大挑戰。
(來源:時代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