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河北省草原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條例(草案)》規定,禁止在草原上建房、建窯、挖砂、采石、剝取草皮。
建立和實行草原生態補償機制
河北省草原面積較大,全省有草原7109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6%,集中分布在張家口、承德及壩上地區和燕山、太行山區。
根據《條例(草案)》,河北省將推進草原生態建設,加強對草原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立法宗旨;強調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最嚴格的草原保護制度,劃定草原生態保護紅線,將草原保護、建設、利用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實行草原生態補償機制。
引導草原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
為穩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引導草原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條例(草案)》規定,集體所有的草原、國家所有確定給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草原,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家庭、聯戶及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依法確定給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可以由單位統一經營,也可以由職工承包經營。《條例(草案)》第十二條規定,草原承包經營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進行流轉。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不改變草原所有權、使用權的性質和草原的用途;(二)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三)受讓方應當依法履行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義務;(四)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原承包合同剩余期限?!稐l例(草案)》第十三條規定,鼓勵草原承包經營權依法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草原上禁止從事“九類活動”
《條例(草案)》第二十一條規定,禁止在草原上從事下列活動:(一)開墾基本草原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經濟林;(二)毀壞圍欄、防火防災等草原設施;(三)在草原上建房、建窯、挖砂、采石、剝取草皮;(四)采集甘草、麻黃草等野生植物;(五)使用劇毒、高殘留以及可能導致二次中毒的農藥;(六)在禁牧、休牧草原上放牧或者超載過牧;(七)堆放或者排放廢棄物;(八)擅自建設旅游設施、開展經營性旅游活動;(九)其他破壞草原的行為?!稐l例(草案)》第四十六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草原監督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開墾草原或者在草原上種植經濟作物、飼料作物等;(二)毀壞圍欄、防火防災等草原設施;(三)在草原上建房、建窯、修路、剝取草皮;(四)非法采集甘草、麻黃草等野生植物;(五)在草原上堆放或者排放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