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迪士尼樂園逐步開園后,人們在高呼狼真的來了的同時,原本的期望值也被逐步打上了折扣,回首望去,面對上海迪士尼、HelloKitty度假園、韓國樂天世界、環球主題公園等超大規模主題公園,中國本土主題公園如何與狼共舞,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從6月份開始,伴隨著上海迪士尼的火熱,地處首都的北京歡樂谷也再次迎來了客流高峰,從不懼挑戰到做大市場,作為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的翹楚,北京歡樂谷也在十年發展與變革中,圍繞常建常新的經營理念,扎根中國特色主題文化生活,也讓自己成為民族自主創新主題公園的領航者,推動歡樂文化主題不斷迎來一個又一個華麗轉身。
市場擔當:摸著石頭過河
由于起步較晚和文化領域條塊分割,中國本土主題公園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一片空白,直到華僑城集團用四年時間打造了中國現代主題樂園的經典之作——北京歡樂谷。事實上,在開園之前,對于被打上舶來品標簽的歡樂谷,能否與古老的北京相融,已經被打了上大大的問號。
北京歡樂谷率先引入世界領先的高科技游樂設施、構筑國際接軌的都市演藝精品、倡導深具人文魅力的主題文化體驗,從而用動感、時尚、激情的品牌個性與豐富內涵,為現代都市人提供愉悅身心的多元化旅游休閑方式與都市娛樂產品。
作為第一個布局北方吃螃蟹的人,北京歡樂谷的出現,迅速為北京這座以歷史文化資源為主導的古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奇和娛樂體驗——2007年五一長假,北京歡樂谷游客量超越故宮,在逐步融入京城都市生活的同時,也掀開了中國主題公園的連鎖發展的嶄新篇章。
創新建設:響應市場變革
回顧我國本土主題公園的發展歷史,從單純的模仿到構建核心主題,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尤其是經營短視和商業化、盲目追求規模造成主題特色缺失,讓很多主題公園折戟沉沙。而就在這大浪淘沙過程中,如果說歡樂谷成功奪取了中國本土主題公園的王冠,那么北京歡樂谷無疑是其頂上最閃耀的明珠。
以北京歡樂谷為例,一年策劃兩年建設三年開業是趙小兵對北京歡樂谷發展定的節奏,平均每三年北京歡樂谷就將有一次大規模投入,進行翻新或是擴建。正因如此,十年來歡樂谷雖然只進行了以一期六大主題區、二期歡樂時光區,以及三期兩大室內恒溫館為主的三期大規模建設,但卻在精準市場定位的前提下保證了建設的質量。此外,隨著互聯網+的大潮其圍繞智慧景區進一步完善升級,無紙化門票、電子化入園、微信一鍵連接wifi、在線導覽功能等多項功能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景區服務質量和游客體驗,在2015年,北京歡樂谷滿意度高達98%,游客重游率突破50%。
對于北京歡樂谷的巨大成功,身為幕后掌舵人的趙小兵先生曾說:主題文化公園能否成功,其核心在于創新。沒有創新發展不能顯現它的吸引力,沒有吸引力就沒有生命力。而這也與如今萬眾創新的社會發展趨勢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