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濰坊市民生林業建設再上新臺階 助增農民收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26  

      為促進農民增收、林業增效,近年來濰坊市在大搞生態建設的同時,以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為目標,圍繞林業主導產業,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林業綜合效益,全市民生林業建設邁上了新臺階。至2014年底,全市林業總產值達到860.5億元,位居全省前列?!?/p>

      培植特色,苗木花卉產業主導地位明顯提升。按照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要求,調整結構,提升檔次,突出特色,適度擴大花卉苗木種植規模。目前,全市花卉種植面積達15.25萬畝,苗木面積達23.2萬畝。青州市、昌邑市積極打造花卉苗木推介交易平臺,成功舉辦了多屆花博會和綠博會,建成了“中國綠色交易網”和“青州花卉電子商務平臺”。青州市被中國花協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中國花協盆栽分會落戶青州;昌邑市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級苗木交易市場”,引進杭州賽石園林集團,該集團投資3.5億元,建設國家級苗木交易市場——中國(昌邑)北方花木城,打造“永不落幕的綠博會”。

      龍頭帶動,木材加工產業實現集群式發展。壽光市以山東木材工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暨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發展研討會在該市召開為契機,著力推進木材產業集群建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木制品生產加工基地。諸城積極引導開展資源進口和對外貿易,推動木材加工企業在俄羅斯等地設立木材采伐加工基地,多家企業實現了原材料及成品“兩頭在外”。我市壽光魯麗集團、諸城松源木業2家企業被評為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有68家企業被評為省級林業龍頭企業。

      挖掘潛力,新興特色林業產業發展迅猛。利用林下資源優勢,各地積極引導發展以林糧、林禽、林菜、林畜、林菌、林魚、林藥為主的林下種植業,全市林下經濟開發面積達50多萬畝。高密市、臨朐縣、昌樂縣被授予山東省林下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各地積極發展油用牡丹、元寶楓、榛子等新興種植業,全市油用牡丹種植面積達到3800多畝、榛子2400多畝、元寶楓2200多畝。

      保持優勢,持續擴大傳統產業種植規模。各地把經濟林和用材林作為培育農村經濟發展增長點來抓,結合山區綜合開發,目前全市經濟林總面積達到130萬畝,已建成西部柿子、南部板栗,西南部山楂等經濟林基地50多萬畝。同時,各地積極發展優質核桃種植基地,全市核桃種植面積達到8萬多畝。各地改變單一純林發展模式,著力科學發展用材林,更新改造樹種,保持林業穩定,提高用材林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全市用材林面積達到140多萬畝。

      打造名片,著力做大“濰坊生態旅游”品牌。各地積極推動森林旅游景區和濕地公園建設,挖掘豐富文化內涵,配套提升服務水平。目前,全市森林公園達到21處、濕地公園19處,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各5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8處,省級濕地公園9處。今年上半年,壽光濱海、經濟區白浪河2處濕地公園已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現場評估驗收。按照“三八六”環保行動部署,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人工濕地建設,在濰河、彌河、虞河、白浪河等17條河流建設人工濕地43處。

      推薦閱讀:

      四川:宣漢縣發揮林業優勢 扶貧助農增收

      灤平:立體林業富民增收

      桐柏發展特色產業 林下經濟帶來“生態紅利”

      鳳慶縣發展林下經濟致富農民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