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內蒙前旗:油用牡丹為農民打開一扇致富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6  

      近日,行走在大佘太鎮生態林業建設基地,記者發現,農用機械正在播散油用牡丹籽,村民們正忙著栽植油用牡丹幼苗,一派繁忙景象。

      “行內套種油用牡丹項目好啊,讓土地效益最大化,農閑時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 烏蘭村村民武大叔一邊手腳麻利地栽植油用牡丹幼苗一邊說,土地承包費早已兌現給他,栽植工錢一天150元,他粗略算了算,光打工一項一年也能增加一萬元左右的收入。

      牡丹是中國的原生樹種,牡丹兼有觀賞和藥用價值。近年來發現的牡丹籽油更是一種品質高端的具有保健功能的油。油用牡丹產量高、含油量高、用途廣,是高收益的“鐵桿莊稼”。油用牡丹一次種植,40年不換茬,僅需要鋤草、施肥等一般管理即可,省工、省時、節約成本,種植戶每年還能有相當可觀的收益。

      今年,大佘太鎮把特色產業種植作為優化產業結構、促農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引進企業投資3000萬元承包農戶原有林地3000畝,建設成生態林業建設基地。在基地上發展以黑枸杞、紅枸杞、文冠果為主要林作物,樹行內套種黃芪、黨參、蒲公英、菊梗等作物的經濟林產業。在此基礎上,大佘太鎮不斷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新路子,又以油用牡丹的種植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新突破。

      無獨有偶,新安農場的油用牡丹種植也方興未艾。初次種植油用牡丹讓許多農場職工有些疑慮,為了打消廣大農場職工的顧慮,新安農場號召全體機關黨員干部帶頭試種油用牡丹,探索和積累油牡丹種植經驗,為全場職工開辟一條致富新路子。

      截至目前,前旗大佘太鎮已完成300畝油用牡丹籽和50畝油用牡丹幼苗的行內套種試行種植,新安農場在六分場完成油牡丹種植。

       

      新疆:森林增長林果增收

      山西林業扶貧模式成中國樣本

      寧夏:發展林業產業助力精準脫貧

      云南玉龍縣:發展林下經濟 做活綠色文章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