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湖南綠色林業繪出生態產業“惠民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6  

      初秋時節,資興市天鵝山格桑花開得正艷;邵陽縣油茶樹長勢喜人,油茶果掛滿枝頭;懷化市靖州縣松樹下孕育的茯苓又將收獲……一幅由湖南綠色林業描繪的生態產業“惠民圖”徐徐鋪開。

      綠色是林業的立命根基,也是林業產業的固有優勢。如何消除青山綠水掩蓋下的貧窮?是林業部門一直關注和力推的重點工作之一。

      湖南林業部門在保護好湖南生態優勢這張亮麗名片的基礎上,用好用足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優勢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林業扶貧工作經驗和模式,提升貧困戶的產業效益,讓貧困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山地種果 生態脫貧

      9月20日,天剛拂曉,邵陽縣白倉鎮黃蓮村,村民莫田清習慣性早起,前往他的油茶地。2012年,莫田清承包了村集體山地,種植了44.1畝油茶。今年正值油茶收成大年,60歲的莫田清笑得合不攏嘴。

      “去年靠油茶收入1.8萬元,收入翻了4倍。”莫田清告訴記者,以前靠種植水稻、玉米,每年收入不過5000元。妻子患有腎衰竭,每年吃藥都要上萬元,他是村里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今,莫田清已經摘掉貧苦戶的帽子,曾有企業想用20萬元收購他的油茶地,都被他婉拒,“以后還要靠它來養老嘞。”

      “等村里路修好了,種植油茶的人會越來越多。”莫田清是村里第一位種植油茶的人。生活的巨變,讓村里其他人看到油茶的前景。

      荒山種果,生態脫貧。湖南是全國油茶主產區。近年來,湖南把油茶產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重要舉措,全省51個貧困縣都是油茶種植縣。“莫田清們”依靠油茶種植,讓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從2008年以來,湖南林業部門按照“標準化、集約化、良種化、機械化、規模化”基地建設要求,以資源培育為基礎,重點扶持原料基地建設,一手抓新造和低改,一手抓油茶幼林管護和質量提升,每年以新造50萬畝、低改撫育90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

      2016年,湖南油茶林面積達2113.7萬畝,占全國的33.3%;茶油產量23.4萬噸,占全國的44.2%;油茶年產值300.8億元,占全國的45.6%。通過油茶補貼、擴大就業、增加產量、提升品牌等措施,累計帶動119.2萬林農脫貧致富。

      林下掘金 生態富民

      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休閑等多種模式為主的林下經濟,正在三湘林區,譜寫出一篇篇“林下掘金、生態富民”的樂章。

      9月22日,懷化市靖州縣茯苓大市場里,58歲的張豐易坐在板凳上,對完成加工的茯苓進行二次篩選。即將進入花甲之年的他,對這項不要消耗太多體力,又能增收的工作很滿意。

      在市場里,像張豐易年紀的人,并不少見。靖州縣茯苓協會會長王先有告訴記者,靖州茯苓產業的持續發展和生產鏈的形成,帶動其他相關6個產業同步發展,每年為靖州縣50-60歲中老年貧困勞動力,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人均年增收1.38萬元左右。

      2016年9月,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現場觀摩培訓班在湖南省成功舉辦。在典型示范帶動下,湖南省261.49萬農戶參與發展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2839.6萬畝,產值從2012年的77.37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84億元,年均增長率達58.1%,林區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的收入,已占其林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至2016年底,湖南省共創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32家,為全國創建示范基地最多省份,創建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78家,創建省級林下經濟科研示范基地5家,創建省級木本藥材和林下經濟特色產業園21個,林下經濟示范建設已成為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森林康養 生態養民

      格桑花盛開時節,阿蘭和好姐妹從郴州駕車來到資興市天鵝山,與大自然來一場浪漫邂逅。今年6月3日,阿蘭曾參加天鵝山第二屆森林露營大會。“這地方空氣好,景色美,隨便拍一張照片都可以用來做手機壁紙。”

      2015年5月,郴州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工作,將天鵝山國有林場界定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天鵝山因勢而動,利用森林資源和林地,發展以森林康養休閑旅游。2016年,天鵝山森林旅游接待人數突破3萬人次。

      把優質的森林資源與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有機結合,開展森林療養、養生、康復、休閑等森林康養活動,在國際上已經成為時尚。2017年2月8日,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等20個森林康養基地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森林康養試點示范基地。

      據初步統計,通過試點示范,目前首批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共建面積達13.5萬畝,規劃建設康養步道146公里、已建成的康養步道達96.7公里,各基地已建成的床位數22437個,計劃總投融資140億元,已完成投資28億元。基地將成為森林康養推動綠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示范窗口。

      綠色發展 生態惠民

      無論是靖州的“林藥”模式,還是資興的“林養”模式……都只是湖南綠色林業,描繪的生態產業“惠民圖”中的一景。

      近年來,湖南省林業產業立足林業資源優勢和林業產業發展基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優勢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湖湘各地根據資源稟賦和優勢培育,支撐一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形成“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

      2016年,湖南省林業產業工作堅持“創新創業、綠色惠民、穩中求進、穩中提升”的總體要求,林業產業總產值達3736億元,年增加值511億元,同比增長15.8%。

      同時,湖南林業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在林業產業總產值3736億元中,一產業產值1222億元,同比增長12.2%;二產業產值1366億元,同比增長16.9%;三產業1148億元,同比增長18.7%,一、二、三產業結構比為33:36:31。一、二、三產業均突破千億元大關,尤其是三產業增長較快,超出預期。

      2017年湖南省林業產業工作重點:扎實推進湖南首批20個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建設,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發展“靈活多樣、以短養長、興林富民”的林下經濟;以國家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為依托,打造精品油茶產業帶和油茶產業集群……力爭湖南省林業2017年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2%以上,增加值450億元以上。

       

      呼圖壁縣苗木花卉產業鋪就綠色發展之路

      內蒙前旗:油用牡丹為農民打開一扇致富門

      新疆:森林增長林果增收

      山西林業扶貧模式成中國樣本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