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濟南打造華東最大花卉苗木進出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09  

      濟南國際鮮花港北區現代林業示范園兒童樂園

      濟南國際鮮花花卉種苗港培育室

      蝴蝶蘭組培無菌工作室中,科研人員忙碌著

      11月4日消息:料想泉城多數“好花”之人都對“濟南國際鮮花港”這個名號有所耳聞,但卻鮮有人真正了解它的“身世”,對它未來的發展更無從知曉,作為濟南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培育基地,它對整個山東花卉市場有何影響?除了經濟效益外,它還能為泉城帶來什么,未來發展又是個什么樣子?

      荒地變花園,所產花卉苗木占山東消費市場50%

      近年來,花卉漸成為商務公關、裝點居室、饋贈親朋的首選佳品,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士的青睞。在泉城,“濟南國際鮮花港”的名號也由此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濟南國際鮮花港是一所擁有總面積 1200余畝的高科技發展園區,但5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荒蕪的不毛之地,無人問津。

      “目前鮮花港所在地,在早是西蘆煤礦的開空區,由于地勢原因,周邊1萬余畝的土地無法再用于地產開發或工業建筑”濟南花木聯合公司張賀回憶說,此地曾是高新區巨野辦事處的集體土地,但由于周邊居民多外出打工,致使勞動力嚴重不足,造成大面積土地閑置,浪費嚴重。

      在與張賀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伴隨濟南東部生態隔離帶規劃的落地,2010-2012年世紀大道東段南北兩側1200余畝的閑置土地開始動工拓荒利用。2015年初,濟南國際鮮花港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鮮花港已達到年生產近300萬株盆花的規模,花卉銷量占據了整個山東花卉市場的半壁江山。

      生態大于經濟,東部城區再添一片綠肺

      鮮花,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尤其是那些遠道而來的進口珍惜品種,對周圍的環境更是挑剔。

      不久前,鮮花港的智能生產溫室投入使用,這個總規劃10萬平米,已初步投入使用3.2萬平米的溫室,通過儀器自動感應調節溫度、光線、水和氣流,保障了鮮花港花卉生產的平穩增速。張賀表示,下一步,鮮花港東側6萬平米智能溫室的建成啟用,將作為港內花木的引種栽培區,繼而鮮花港將被打造成為花卉苗木產業創業園。

      鮮花港的運營,無疑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張賀強調,未來鮮花港花卉苗木產業創業園的成功打造,將會吸引更多從事花卉苗木生產的企業入駐鮮花港,使東部城區再添一片綠肺,讓市民自由暢快呼吸,它的社會生態效益更值得關注。

      互聯網+花卉,打造華東最大花卉苗木進出口港

      當說到鮮花港未來的發展愿景時,張賀雄心勃勃的說,未來濟南國際鮮花港將不斷開拓國際合作發展空間,加大花卉進出口業務,使濟南國際鮮花港成為一個集生成、科研、交易、森林體驗、旅游為一體的高科技園區。

      面對網絡熱詞“互聯網+”,張賀表示,濟南國際鮮花港在電子商務領域已做了積極的探索。目前,已代表山東同林業官方權威媒體“林訊網”建立了合作關系,所有入住國際鮮花港的商戶和企業都可通過此平臺進行產品銷售,服務展示。

      談到未來的市場,張賀希望通過“互聯網+花卉”模式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國際業務空間的開拓,將濟南國際鮮花港打造成為華東最大花卉苗木進出口港。

      推薦閱讀:

      安徽:林下經濟鼓起農民腰包

      成都:花木林中種藥材 林下經濟促增收

      廣西:浦北苗木花卉成富民產業

      吉林:林下經濟成“聚寶盆”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