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貴州貴陽:花卉市場帶來“花樣生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16  

      “前些年,村里可比現在冷清多了,沒什么人氣,我們也只能靠種地維持生活。”回想起村里以前的景象,南明區云關鄉紅巖村村民田謀銀感慨地說,他本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如今也成了“體面的生意人”,賣起花卉發了財。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蹦厦鲄^云關鄉紅巖村黨總支書記陳華信說,堅持以黨建引領促進經濟發展、提升村民素質,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是紅巖村的發展“訣竅”。

      多年前,來自福建的商家看中紅巖村的連片土地,想在這里開發一個花卉市場。對此,深受傳統觀念影響的當地村民顧慮重重,不愿“冒險”。紅巖村黨總支委員多次入戶做工作、算細賬,終于打消了村民的顧慮,他們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把土地流轉出來,成立了貴州芯忻緣花卉園藝工程有限公司。

      花卉市場建立起來后,吸引了100余戶經營戶入駐,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村民們致富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入股村民能在年底獲得豐厚的分紅;不少原來靠種地過活的村民在村支兩委的介紹下,到花卉市場當起了保潔、保安人員、照看店面的店員;有的還投資入駐,成了小老板,田謀銀就是這么一步步打拼起來的……

      “從花卉市場建立至今,我們的年收入翻了好多倍,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多啦?!睅啄陙恚迕颀埑瑐悋L到了實惠,說起市場便樂呵呵地合不攏嘴。

      市場的建立也給村里帶來了人氣。如今,紅巖村轄區共有近30000名群眾居住,其中包括8000余名流動人口,農房租金成了村民們又一筆可觀的收入?!耙郧叭迨畨K一間房沒人租,現在兩三百一間都很搶手?!贝迕裢醮蠼阏f。

      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紅巖村200多畝閑置土地被盤活,短短幾年時間里,成功引進潤豐集團、貴州金大汽車駕駛培訓學校等37家企業,建起全省第一家村辦工業園區——紅巖工業園區,村集體收入從60萬元增加到4000多萬元。

      “村里有錢了,得花在村民身上。”陳華信說,為了改善村里的治安環境,近幾年,村里出資安裝路燈180余盞、監控探頭50余個;為村民購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轄區考取大中??埔陨显盒5膶W生進行資助,對購買養老保險的60歲至70歲以上老人進行獎勵……

      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紅巖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沒落下。成立老年腰鼓隊,組建紅巖舞蹈隊,舉辦文藝演出,開展村民體育賽事……村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推薦閱讀:

      多肉植物“萌萌噠” 助農盛開“致富花”

      江西瑞金:大力發展花木產業 奏響綠色富民曲

      山東菏澤:小菊花成致富大產業

      貴州黎平:油茶樹變成農民的“搖錢樹”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