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陣晚風吹動著松濤,國有陽宗海林場40畝林地下,三七、重樓花競相開放……從密林深處“淘金”,不僅保護好自家林地,還利用林下空間,試種名貴中藥材,走上致富靠山的道路,這是宜良搞活林下經濟的初探。剛剛拿到《林下經濟經營權證》的林農楊發貴一家便是第一波“淘金者”,通過權證確權,宜良的林下經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越來越多的林農開始創業,努力淘得金銀滿缽。
林下經濟經營權“獲釋”
就在前不久,宜良正式啟動林下經濟經營權和林木權核發。林下經濟經營權的確權在昆明乃至全省都是一步大膽的嘗試,這意味著林下經濟的經營權得到官方的許可,既有了管理,又保障林農開展相關經濟活動的權益?!傲洲r對于整片山林是束手無策的,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該做些什么,靠山不能吃山,更無所謂發展。”這樣的困擾一直欲罷不能。
林權改革怎么改?怎樣才能實實在在地將林農利益合法化?一系列關于林業經濟、林權的矛盾隨著生態建設和森林保護的發展不斷凸顯。
宜良有林地和集體公益林地共79.21萬畝,其中國有林地23.67萬畝、集體公益林地55.54萬畝,兩類林地占全縣林地面積156.1萬畝的50.74%。大面積的國有林地、集體公益林地受政策制約不能流轉,如不放活國有林地、集體公益林地經營權,要做大做強林產業是不可能的?!胺橇值厣系牧帜静荒苓M行確權發證,不能作為融資抵押物,金融機構不能對非林地上的經營者進行抵押貸款。這些政策制約,嚴重阻礙著宜良林產業的發展。”宜良縣副縣長浦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要做大做強林業產業,就必須對關鍵的環節、節點進行突破,實施體制創新、政策創新,進一步深化林業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林業融資渠道,探索金融支持林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解決林產業生產經營主體無抵押物、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為林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中國花卉苗木之城”、“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昆明市林木權登記發證試點縣”,宜良對林下經濟經營權的確權問題一早就提上了日程。去年年末、今年年初,省市縣三級林業部門更是聚焦宜良林業,力促林下經濟經營權“獲釋”。
“頒發林下經濟經營權證意味著林下經濟經營權得到確認、合法化,實現了通過林下經濟經營權、林木權抵押貸款的平臺構建,真正為林農松綁,助林農發展。”宜良縣委書記傅希說,通過林木、林下經濟經營權的確權發證和抵押登記,林木與林地“兩權分離”、非林地上種植林木權屬問題及國有、集體林權證的林地經營權的發證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林木資源變為可動產,資源變為資本,林業生產經營主體抵押融資瓶頸被打破,將極大地調動社會資本注入林業產業的積極性,真正實現“青山變金山、活樹變活錢”的目標。
密林“淘金”打開致富門
繞著宜良“68道拐”公路循山而上,一直走到小白龍林場,樹林茂密,翠峰疊嶂。陽光下層層的綠肆意滌蕩,滿山滿坡。
“樹不能砍、不能賣,守著一大片林子什么也做不了?!绷洲r楊發貴告訴記者,能夠在林地下面種點東西賣點錢是極好的。在得知發展林下經濟得到政府的許可、保護和大力支持之后,楊發貴一家開始盤算著自家40畝山林的前途:“種菜是不行的,氣溫太低,效益也不好,中藥材比較好,但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有收成?!比缃?,楊發貴家40畝松林已經完全開發出來,密林下的土地被分割成10幾個長方形地塊,黝黑的松土上栽種著重樓和三七,每個地塊上方都拉著遮陽網。一株株重樓和三七正開著花?!斑@里以前都是荒草叢生,不僅沒有得到利用,清明節前后,上山祭墳的人多,火患也讓我們擔心得很?!眹嘘栕诤A謭龉ぷ魅藛T郭平生一邊除著雜草一邊告訴記者,現在整片林子都種上藥材,一家人就住在山上看守,順便也把森林火災管住。
隔壁鄰居看到楊發貴家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心里也發癢,加入這一行業。3家人互助協作,將一坡山林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林下中草藥種植基地?!?年時間,中草藥就可以出售,雖然投資時間長,見效慢一些,但回報還是好的?!睏畎l貴滿懷希望地說。通過林下經濟權證的確認,宜良的林農紛紛看到了致富增收的希望,根據不同林地開展不同的種植,從靠山吃山到密林淘金,林農們的致富門越開越大。
“權證”助農融資貸款
獲得《宜良縣林下經濟經營權證》的林農,在發展林下經濟的同時,獲得了一項權益,即可以利用“權證”向當地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獲取貸款,用于發展林下經濟,也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進行融資。這是“權證”帶來的福利,之前林農發展林下經濟只能靠自己的實力,貸款艱難,融資更是無門。有了經營權證,就增加了資金來源,擴大規模和發展特種產業變得輕松,林農的發展實現了徹底“松綁”。
“林業生產經營主體可憑借林下經濟經營權證、林木權證向金融部門抵押貸款,解決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質量急需資金的難題,解決長期以來林業產業發展的投融資困境?!逼痔┱J為,開展林下經濟經營權發證和抵押貸款工作,既是全面深化林業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創新舉措,也是樹立林業發展新定位、推進興林強縣戰略的重要里程碑。在林下經濟發展方面,未來3年,宜良重點要培育好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及森林旅游四類林下經濟生產經營模式,大力培育林下經濟經營主體,打造更多的龍頭企業和林農專業合作組織。到2017年,力爭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到20.24萬畝、林下經濟產值達到5.9億元以上。
解讀《宜良縣林下經濟經營權證》,宜良縣縣長何健升說,這實質是解決發展林下經濟的六個問題,一是突破公益林、商品林兩類林區劃經營的束縛,公益林允許發展林下經濟,公益林的林下經濟經營權可以流轉、可作為抵押物;二是突破集體林、國有林經營利用的束縛,允許國有森林經營單位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并允許國有林下經濟經營權流轉、作為融資抵押物;三是鼓勵林下經濟經營權向林農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家庭林場等組織流轉,壯大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的林下經濟產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實現林下經濟規?;彤a業化發展;四是林下經濟是農、林、牧、旅游業交織的復合型經營活動,內容豐富,模式多樣,參與人員眾多,無彼好此壞之分,只要能協調發揮當地森林資源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就應該大力推廣發展的林下經濟;五是支持發展林下經濟各類經營主體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林下經濟規?;?、產業化、標準化建設水平;六是林下經濟的發展要解決好保護與開發的問題,要把發展林下經濟與毀林開荒區別開來。
《宜良縣林下經濟經營權證》,雖然是一紙證書,卻在整個林業經濟發展中起到強力的支撐,也成為破解林下經濟發展困境的一道“秘笈”,“溫飽靠田、致富靠山”之路逐漸清晰。
推薦閱讀:
安徽黃山:菊花飄香致富路
山東臨沂:多肉植物助農盛開“致富花”
江蘇無錫:菊花可賞又賺錢
河北永清:復墾土地譜出菊花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