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推動長汀縣林下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長汀縣策武南坑村引進龍巖市綠福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銀杏生態園林下種植百合,發展林下經濟,治理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農民收入。
日前,記者在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銀杏基地看到,龍巖市綠福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忙著劈雜、除草,并在完成劈雜的空地里種植百合,現場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龍巖市綠福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戴貴材同期聲:我們百合的功效主要是清腸潤肺止咳滋陰的功效,我們選擇了南坑銀杏地這邊,可以很好的提高我們百合的品質。
該公司采取基地加農戶的形式,計劃種植百合二千多畝,通過大力發展百合品牌深加工產品,實現種植加工一體化,做大做強百合產業,在水土流失治理區發展壯大該產業,增加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龍巖市綠福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戴貴材:目前我們這個基地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已經種植了近兩千畝。我們有一些深加工的產品,也已經做上去了。比如百合酒、百合面、百合粉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系列產品。我們力爭在兩年內把我們百合系列加工做大做強,成為我們長汀新興的產品。
推薦閱讀:
廣西河池:林下經濟成為促農增收“新引擎”
湖北咸寧:致富路上樹為媒
河北承德:經濟林產業為農民編織綠色“錢袋子”
福建南平:大力發展花木產業 推動綠色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