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豐島控股集團的新昌基地里,農民們正忙著采摘菊花,這些新鮮菊花,經過摘葉、修剪、包裝、冷鏈運輸后,全程最快4-5天,就會出口日本,到達普通消費者的家中。公司總裁辦主任魏漢軍告訴記者,公司每年出口日本的菊花達2500萬株,今年1-9月出口額已達15億日元。近年來,魏漢軍所在公司菊花出口量呈上升趨勢,同時,國內菊花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引起了不少國內企業的重視。
企業看好日本的高需求量 自種菊花送往海外
豐島控股集團是一家鮮切鮮花出口企業,主要出口菊花、康乃馨,目的地為日本。去年前十個月,豐島控股集團出口菊花約1150萬株,金額約3000萬元;今年同期出口量達1350萬株,金額約3600萬元。對比這組數據,數量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17.39%和20%。
這一數字的增長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日本每年的菊花消費量達20億株,且近80%依賴進口。”魏漢軍透露,公司成立之初就做鮮切花卉出口,后逐漸發現日本菊花消費市場前景廣闊,就開始專門對日出口菊花。
豐島控股集團在浙江新昌、東陽以及海南、廣西、云南等地都有自建的種植基地,在云南建了150畝大棚基地,在新昌有500畝。魏漢軍說,“可以說是全國唯一一家每周都能生產菊花出口日本的企業。”
魏漢軍告訴記者,起初公司是從花農手中采購菊花,再出口日本。后來,單純的采購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日本市場需求,公司便決定自己種植。從農民手中承包土地,公司負責建設大棚等設施,再返租給農民種植菊花,由公司的技術人員專業指導農民種植,等到菊花長成,再從農民手中收購這些菊花。
一朵菊花走向海外要經歷哪些過程?
上周四,記者來到豐島控股集團位于新昌的廠區。與想象中滿眼盛開的菊花場景不同,這里的菊花大多還是花蕾,含苞待放。
出于出口運輸、進口方要求等方面的考慮,出口的菊花必須形成飽滿的花苞后,將其采摘包裝。到達日本消費者手里后,這些花還能保持數日新鮮。此外,日本對于菊花品質的要求很高,對花苞的大小、莖稈的長度、植株的重量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
魏漢軍告訴記者,工人們按照日方標準將菊花修枝、剪葉。此外,鮮花受氣候變化影響大,如果在這方面稍有偏差,就會錯過用花期。因此,公司將五年內的氣象資料進行保存分析,同時在菊花的栽培過程中,土壤、溫度、濕度、光照都必須嚴格達標。
據魏漢軍介紹,公司在新昌、云南的大棚種植基地都用上工業化、自動化技術,云南基地一年可收4-5茬菊花,新昌基地一年可收兩茬。此外,出口日本的菊花以“神馬”、“日本菊”等品種為主,顏色主要是白色和黃色,日本消費菊花的高峰期集中在春分、秋分、春節。
國內市場前景不容小覷 盆栽菊花或將成下一“金礦”
雖然出口日本的菊花市場前景看好,但魏漢軍仍透露,“一開始公司產的菊花100%出口日本,但近三年,45%以上的菊花轉為國內銷售。面對日益增長的國內市場需求,公司也越來越關注內銷。”
鮮切菊花的國內市場前景被看好,而生產企業卻又將目光投向盆栽型花卉。“盆栽鮮花能更大程度地延長鮮花壽命。今年,我們在云南的菊花基地栽種了20萬盆的盆栽菊花,目前已被兩個客戶全部預定。在新昌基地,我們也試種了3萬盆盆栽菊花,經濟效益好的話,明年還將擴大種植規模。”魏漢軍說。
盆栽菊花將成下一“金礦”?
“我們的盆栽菊花全部面向國內市場,種植成本在3-4元/盆,在市場上可賣到10元/盆,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而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拿盆栽菊花祭祖比香燭紙錢更實惠、更環保,因此,我非常看好這個市場前景。”對于未來,魏漢軍顯得信心十足。
推薦閱讀:
苗木產業成為隴南徽縣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河南寶豐:菊花豐收惠花農
甘肅通渭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濱州惠民苗木繁育面積達13萬畝 年產值2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