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湖北通山縣:小苗木發展大產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26  

      “我們的紅豆杉是2013年栽下去的,當時樹苗是每棵3元,按照行情,現在每棵大概能賣到400-500元。”11月4日,燕廈鄉碧水村苗圃基地里,碧水村村支書譚崇柱告訴筆者。

      碧水村是一個相對閉塞的小山村,山多地少,多年來是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近年來,該村兩委為徹底甩掉“空殼村”的帽子,解決村里無錢難辦事的局面,希望挖掘碧水的優勢和發展潛力,發揮這一座座荒山、一垅垅荒地的作用,讓碧水村大有可為。

      荒山荒地用來做什么?是從事種植業、還是從事養殖業?譚崇柱認真分析后,把目光聚焦在綠色產業上,決定在這一座座荒山、一垅垅荒地之上種下一片片林。

      說干就干。2013年,譚支書帶領兩委班子開始在大南坑的長垅內植下桂花苗10000棵,紅豆杉2000棵,總面積達60畝。經過兩年的精心管護,目前苗木均已長到出圃階段,“現在把苗木賣了吧,這樣村里不僅能實現扭虧為盈,還能大賺一筆。”有人對譚支書說。但譚支書堅決予以否定,“雖然村里現在很困難,但這些都是暫時的,現在苗木出售雖然能賺錢,但利潤不能達到最大化,等到苗木再長大一點,通過分批出售、分批補種,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碧水村就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可持續性的收入。

      ”碧水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只是燕廈鄉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該鄉18個村均建有大小不一、各有特色的集體苗木基地,全鄉總面積已達2000余畝,苗木產業已成為該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推薦閱讀:

      福建泉州:加快花卉產業發展 產業年總產值翻三番

      遼寧撫順:清原花卉成為農民主要經濟增長點

      河北平泉:花卉產業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江西宜春:奉新花卉苗木產業做足特色文章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