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河北行唐:讓經濟林成為綠色銀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4  

      近日,行唐縣南橋鎮東安太莊村西山坡上,雪后初融,伴隨著挖土機的轟鳴聲,村民們緊張有序地栽植、填土、刷防凍液。“填土要達到標準才行,不能馬虎,聚乙烯醇也要刷到位,”技術員一邊指導防凍措施,一邊幫著分發樹苗。在白雪映襯下,一棵棵新栽樹苗行列整齊,連綿延伸向遠處,顯得格外挺拔。 

      “村南是蘋果園,村東是桃樹、梨樹種植基地,村西北是成方連片的核桃林,俺們村的環村經濟林帶實現了閉合。”村黨支部書記劉金國告訴記者,經過搶種搶栽,待村西山坡上種植核桃結束后,東安太莊村除留有500畝的糧食種植外,剩余5500畝全部都是果樹,綠化面積也達到90%以上。

      東安太莊村地處丘陵地帶,位于行唐縣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的重點片區。該村以此次生態造林為契機,重點補齊村西北經濟林帶缺失的短板。據了解,在今年太行山生態工程實施以前,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東安太莊村南面已經建成2800畝現代優質蘋果園區,且進入盛果期;今年春天,村東大沙河沿岸1000畝地,全部由大戶承包,統一規劃,種植了優質品種的桃樹、梨樹,并且鋪設了澆灌管網,形成了繁茂的果樹基地。目前,該村正聯合南橋鎮西安太莊、南安太莊、柳樹溝等村,在該鎮北部約5000畝的丘陵區開展核桃種植,截至11月30日,東安太莊村種植樹苗1900畝,超額完成下發任務,同時,還在環村周邊進行了補植補栽,讓村外圍的環村經濟林帶實現了“閉合”。

      有了環村經濟林,群眾就等于有了一個“金飯碗”。“今年蘋果到了盛果期,畝產量達到上萬斤。按照今年2塊一斤的價格,每畝能收入2萬元左右,比種糧食強多了。”村會計劉保平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在去年,“安太蘋果”裝在包裝箱里,賣到了10元一個的高價。同時,該村還通過爭取林下經濟項目資金,免費給農戶提供化肥、紙袋等農資物品,減少了農民成本投入,引導群眾在蘋果樹下種植辣椒,每畝地還能額外增加600元的收入。

      “新栽植核桃林還存在一個灌水問題,為此我們向有關部門打了項目申請報告,下一步將爭取資金打井、鋪設防滲管網,提高核桃成活率。”劉金國說,現在村“兩委”開始琢磨核桃林的長勢了。

      與此同時,行唐縣決定給予東安太莊村在內的核桃種植片區重點傾斜,對路網等項目進行整體包裝,爭取國開行、農發行貸款支持以及省市對口項目資金。

      劉金國常說一句話,“萬事開頭難,只怕你不干”。從一開始不敢想象,到如今環村經濟林實現“閉合”,雜草叢生的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東安太莊村也從過去的最差村發展成經濟強村、生態效益村,遠近聞名。眼下,東安太莊正大踏步地走在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而村民們守著環村經濟林帶這個“綠色銀行”,幸福夢想變得越來越近。

      推薦閱讀:

      山西“三步走”推進林產業發展

      甘肅敦煌:林業扶貧經濟林唱主角

      河南平頂山:種植花卉奔富路

      湖南湘潭:響水鄉舉辦花卉園藝培訓 助村民就業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