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習近平總書記在基層調研時,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精準扶貧”成了社會關注的關鍵詞,也成為各省書記表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表述之一。
江西省委書記強衛在贛州、吉安等多地調研時,均提到要“精準扶貧”,以確保江西“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戰略目標圓滿實現。
江西拿什么來滿足“精準扶貧”的要求?
江西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西是我國油茶主產區,現有油茶林約1300萬畝,年產茶油11.4萬噸、產值130多億元。在國家大力發展木本糧油的戰略背景下,充分發揮科技對油茶產業發展的支撐服務作用,助推全省油茶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興林富民增收,是江西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
搭建平臺
一頭連接專家一頭連接林地
眾所周知,林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產業和最大的綠色經濟體,直接關乎人民的福祉。然而,我國當前的林業生產主體多為獨立、零散的小農家庭,不只在生產方式上有別于組織化、專業化的工業生產,林農參差不齊的知識水平也有別于產業工人的整齊劃一。因此,林業科技的轉化和推廣尤為艱難。
近年來,江西省林業系統貫徹落實江西省《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深入開展林業科技特派員科技創業服務行動,從2012年開始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由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牽頭,聯合省油茶辦共同組織在全省開展油茶技術指導服務活動,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江西省油茶科技服務活動”,促進了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科技惠農的實效,油茶科技服務活動整合了全省范圍內的油茶技術力量,包括中國林科院亞林實驗中心、江西省林科院、江西農大等,以及全省林業系統的油茶技術專家和推廣技術人員,并依托這些技術力量,組建了由12位專家組成的油茶科技咨詢服務組,成立了由9名科技服務特派員和19名科技服務指導員組成的油茶科技服務隊伍。
在此基礎上,江西省林業推廣總站還搭建了省、市、縣三級技術推廣站和“江西油茶網”“科技服務QQ群”等網絡平臺,以此加強各級油茶技術人員與企業和大戶進行技術對接,引導帶動并提高林農油茶種植技術,同時,還組織省級專家通過多種網絡平臺,對廣大油茶種植愛好者提供在線的技術咨詢和解答,宣傳油茶基礎知識。
行走在江西農村,《中國綠色時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除網絡外,江西省林業系統組織開展的油茶科技服務活動還有多種形式,如舉辦技術培訓班、遠程網絡電話咨詢等,可全方位滿足不同層次群體的技術需求。尤其是深入現場實地指導、對接服務示范基地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廣大林農的實際操作水平,更加深了技術人員與林農的感情。
統計顯示,自開展油茶科技服務活動以來,省、市、縣三級共簽定科技服務協議316份、舉辦技術培訓班241期、培訓林農2.12萬人次,開展送科技下鄉192次、開展現場指導1960人次、參加惠農直播節目11期,編印技術資料32冊,印發技術資料5.5萬份,技術服務面覆蓋了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受益企業(大戶)352個,涉及新造高產油茶林面積200萬畝。
不容忽視的是,網絡的輻射,遠不止江西省內。目前,江西油茶科技服務活動已輻射到周邊13個省份,湖南、湖北、浙江、廣東等地的油茶種植企業和大戶紛紛通過網絡咨詢江西的專家,咨詢次數超過3000人次,解答油茶種植技術問題超過200個。
提升意識
一手強化理念一手緊抓示范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施力度,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雖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林農的發展意識很關鍵。”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油茶科技服務活動,大多數林農接受了“良種壯苗”“良種良法”“測土配方施肥”等科學理念,提升了科學造林的意識,杜絕了營造油茶實生苗的現象,全省良種壯苗使用率達100%,油茶造林成活率超過了90%,較開展服務前提高了15個百分點,尤其是油茶整形修剪率,從服務前的10%提升到了現在的95%以上。
事實上,油茶科技服務活動不僅提升了林農的理念和技術,更增強了他們發展油茶產業的信心,同時也為油茶企業發展壯大注入了活力。
貴溪市綠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占國華告訴記者,他租了400余畝山地種植油茶后,通過加入“油茶科技服務”QQ群,向專家咨詢在油茶下撒蘿卜菜籽和百喜草,有效解決了干旱和防治油茶軟腐病等一系列技術問題。
江西遠方林牧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公司在會昌縣開發種植了6000畝高產油茶,2014年部分油茶進入盛果期后,技術突破成了“頭號”問題。為此,省科技服務特派員經常深入基地現場指導,提供技術服務,消除了公司的后顧之憂。今年,公司力爭新開發種植4000畝高產油茶,總面積過萬畝。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興奮地說:“現在,全省各地涌現出來一大批土專家。”他介紹,通過現場指導、短期培訓、科技下鄉、遠程咨詢、資料編發等形式,在提升林農理念和技術的基礎上,還培養了一批“適地適用”的鄉土技術人才,特別是通過技術服務后的基地,也都成了當地油茶產業科學發展的示范樣板。
宜春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3月底,推廣站邀請江西農大、省科學院、省林科院、南昌大學等11名專家組成的油茶科技特派團,到袁州區對江西星火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宜春元博山茶油科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參觀了企業的油茶科技示范基地、種植基地、產品生產車間,所到之處專家們給予了充分肯定。
“油茶科技服務活動也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和關注,業界稱這一活動為精準扶的‘私人定制’。”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央駐贛和省主要媒體先后兩次對活動開展集中采訪,受訪企業和林農均表示出了對油茶產業發展的新期待。”
各顯身手
一心創新思路一心服務林農
任何一項政策的背后,都有其核心價值觀,全面推進油茶科技服務活動,既是推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動力,也是林業價值彰顯的過程。
在這項興林惠民的活動中,江西各地各顯身手,精彩跌宕。
九江市林業技術指導站通過發放“科技名片”——《九江市油茶科技服務聯系卡》,已惠及全市200余戶油茶企業、大戶,覆蓋超過85%的油茶造林面積,林農足不出戶,電話預約就能免費定制科技服務,油茶科技服務活動已成為九江油茶產業發展的亮麗窗口。
贛州市林業技術推廣站實施訂單培訓、實戰教學,通過特派員與重點基地簽定服務協議,依據基地不同需求制訂培訓計劃,注重實際操作技能,每期培訓均設置現場示范與實習,真正講給林農聽、做給林農看、帶著林農干,取得了顯著成效。
宜春市林業技術推廣站推廣成熟模式、普及新型技術,結合“油茶產業技術培訓與遠程科普網絡建設”項目建立面對面專家視頻系統,實現專家遠程技術診斷。同時,他們結合“油茶園藝化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大力推廣高產油茶栽培果園型管理技術體系,深得社會各界贊譽。
萍鄉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組建了“林業科技先鋒團”,各縣(區)林業技術推廣站成立了“油茶科技服務小分隊”,為油茶科技服務提供了專人、專家,積極為企業和造林大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現場指導和培訓油茶栽培、油茶嫁接、修剪等技術,“一對一”的服務方式增強了技術措施的針對性。
還有吉安市林業技術推廣站、上饒市林業技術推廣站、景德鎮市林業技術推廣站、新余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等,都通過采取不同方式,有效推動了油茶產業發展,使其在富民增收,特別是精準扶貧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通過看全省各地的發展路徑和模式,就明白了什么是精準扶貧,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油茶科技服務,江西將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讓油茶樹真正成為老百姓的“脫貧樹”“搖錢樹”和“致富樹”。
推薦閱讀:
山東濱州:釋放棗樹經濟林雙重效益
山東泰安:推動苗木產業發展 綠了荒山富了村民
江西玉山:綠色經濟釋放致富能量
杭州:“森林蕭山”,夯實興林富民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