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湖北咸寧:通山45個村建立苗木基地強村富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25  

      “這批當初調進時才幾元錢一棵的紅豆杉幼苗,經過兩年多的培育,現在已長成大苗,每棵能賣到300元以上。”12月15日,湖北省通山縣燕廈鄉碧水村黨支部書記譚崇柱對前來參觀的縣鄉領導說。 

      近年來,碧水村充分利用荒蕪山垅土地資源,在駐村工作組和林業部門支持下,采取“村兩委+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由村組黨員干部牽頭,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近100畝的桂花、紅豆杉等苗木基地和300多畝的金銀花藥材基地。經過兩年來的精心管護,苗木長勢良好,通過分批采挖、分批出售、分批補種,循環發展,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0多萬元,甩掉了“空殼村”的帽子。

      目前,通山縣有45個村集體相繼建立了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苗木基地,帶動山區農民種植綠化、花卉、用材林等苗木1.4萬畝,年出圃苗木1200萬株,每年實現苗木收入2000余萬元。

      推薦閱讀:

      寧夏固原:林下經濟生態田野生“金銀”

      河北承德:寬城縣創新林下經濟模式拓展富民新路

      河北保定:苗木種植富村民

      河北保定:崗子上村村民爭種“發財樹”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