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四川蒼溪:綠化荒山助農致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25  

      前不久,中央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蒼溪作為貧困山區,如何立足生態資源,做好特色文章,依靠青山富民奔小康?近日,筆者深入該縣龍山鎮進行了探訪。 

      苗木老板返鄉 

      綠化荒山助農致富 

      12月15日,走進該鎮董永村,放眼望去,冬陽下層層梯田里,核桃苗望不到邊,其間套種著桂花樹。一群“跑山雞”中,有幾只正圍著主人的寶馬車歡叫…… 

      寶馬車的主人,是53歲的謝君。過去,憑著好學實干,他曾在云南等地先后建起400多畝花卉苗木基地。但隨著年歲增長,老謝的心結卻越揪越緊:綠化了他鄉,老家門前那片山還是亂石荒山。如何讓老家的山也綠起來,讓鄉鄰們也過上好生活? 

      探聽到蒼溪大力實施“回引工程”,落實創業扶持政策,2014年初,謝君加入該縣回鄉創業大軍,回家承包開發家門前那片荒山,發展苗木產業。 

      “我把進山毛坯路打通后,政府就開始幫忙硬化。同時,縣里還撥付了100畝退耕還林項目資金和10萬元種子補助?!庇姓巴械住?,謝君干勁更足了。“連軸”轉了半年后,君永苗木基地基本建成:4萬余株桂花樹、1萬余株銀杏被移栽進來;當年底,100多萬株核桃苗冒綠芽了;如今,君永苗木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20多家,年均收入逾300萬元。 

      合作社免費提供苗木、技術,以保護價格優先收購種植戶產品,優先安排貧困家庭剩余勞動力前來務工。在其帶動下,全村200多戶苗木種植戶逐漸擴大規模。謝軍憑借打拼多年形成的銷售網絡,將村里種植的苗木藥材送到重慶、云南等地“安家落戶”。 

      談到今后的發展,老謝說,政府引導大家多條腿走路,等苗木市場基本飽和后,會考慮引導大家發展白芍、牡丹、百合等花卉,開辦農家樂,讓山里人共享美麗的同時,能靠山吃飯。 

      激活發展潛能專合社扶貧先扶志 

      寬闊的水泥路兩旁,綿延著紅綠葉相間的櫻桃苗、淺綠色的川明參、金黃的銀杏……在該鎮南陽村,國超專業合作社監事長陳兵一邊向筆者介紹村里的產業布局,一邊說:“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脫貧致富要有方向有目標,群眾跟大戶走、大戶跟產業走、產業跟市場走。要有信心和雄心,靠幫扶,更靠自主、靠技術、靠市場?!?nbsp;

      國超專業合作社成立3年來,已吸納蒼溪、閬中、巴中苗藥種植戶社員2000多戶,并將蒼溪紅心獼猴桃苗、蒼溪梨“捧”到韓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叭?65戶,80%農戶種有苗木,年收入超20萬元的10多戶,超10萬元的40多戶,七八萬元的比比皆是。我所在的村民小組有27戶人家,其中有19戶人家買了小車!”陳兵驕傲地說。 

      如何激活群眾發展潛能,讓貧困戶也過上小康生活?“依托‘互聯網+’,念好‘山字經’、唱好‘林中戲’、打好‘果苗牌’,瞄準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選擇,做到產、加、銷一體發展,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陳兵一一道來。 

      董永村、南陽村的故事,折射了龍山鎮近年來的發展路徑。據龍山鎮黨委書記李剛介紹,該鎮堅持產業強鎮富民理念,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一是做大產業成規模,積極實施“百千萬”工程,扶持100個品質大戶,帶動1000個家庭形成規模,引領上萬群眾自覺發展林產業;二是做優產業創品牌,全力打造龍山林業特色名片;三是做活產業富民眾,力爭2016年產業規模突破2萬畝,新培產業村10個,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在同類鄉鎮中率先脫貧奔康。

      推薦閱讀:

      天津:武清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迅速 種植面積增大

      河北承德:全力抓好百萬畝經濟林建設

      重慶石柱:荊棘帶建起“菊花大觀園”

      廣東陽春:潭水魚田花卉市場走俏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