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河北:望都縣西新村苗木種植富村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11  

      日前,筆者在望都縣西新村3000多畝的苗木基地看到,即使在寒風中,大片的金葉榆、絲棉木、五角楓、塔檜依然噴黃、掛紅。

      眼下是望都縣西新村最忙的時候。一大早,本村和外村的農民們就聚集在村中央的小廣場,等著苗木基地的工作人員來領工?!白疃嗟臅r候,地里得有一兩千人起苗?,F在村里有銷路的人包地種苗,全村70%的人在苗圃打工,趕上起大苗,一天能掙好幾百。”西新村村黨支部書記蘇志輝說。

      蘇志輝介紹,凡是北方能培育的喬木、亞喬木、花灌木,他們村都種過,現在有100多個品種。正說話間,村里的大喇叭突然“此起彼伏”響起來。過去,只有村委會有大喇叭,現在幾個苗木種植大戶家里也都安上了,為的就是方便向村民們廣播收苗的種類、規格和價錢。

      在村北新修的水泥路旁,村民蘇小習正快速地起苗,不到兩分鐘就能起出一棵拇指粗細的樹苗?!捌疬@樣的小苗一塊錢,要是起帶一米見方土墩的大苗,一棵能掙100塊錢?!彪S后他又特意領著筆者去看“一年兩季有花、兩季掛果”的絲棉木,指著那些掛了標記的苗木說,這些是有了買主了。

      種了20多年苗木的蘇長良,包過天津新機場和天津外環路的綠化工程,如今是明陽合作社的負責人。他的苗圃是全省優良種苗繁育基地,現有48名員工,8名技術員。說起種植苗木的經濟效益,他算了一筆賬:以種植海棠為例,一畝1000株,三年出苗。按市場最低價時,一株30元算,刨去成本,收入是種三年糧的好幾倍。

      因為賺錢,不管市場怎么起落,西新村種植苗木的人還是越來越多了?,F在村里已經成立了好幾家苗木合作社,還有50多人專門跑營銷,分工越來越細。采訪蘇長良時,正趕上他要去鄰縣忙活他的新業務——綠化工程設計。這兩年苗木價格走低,蘇長良開始幫客戶搞綠化設計,又多了一條增收的渠道。

      自覺走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路子,讓西新村實現了農業產業結構的高效調整。村集體集中精力抓后勤保障,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和新品種的推介,改造田間的基礎設施等。西新村是有3000多人的大村,村里新房并不多。蘇志輝解釋說,靠種植苗木致富后,全村有五分之一的戶在縣城買了樓房,近一半的戶買了汽車。

      推薦閱讀:

      江蘇:大豐紅花村種植苗木致富

      福建:發揮協會作用 帶領花農致富

      湛江:種花不再“跟風”花農“聞風而動”

      張掖山丹縣花木生產成農民增收重要渠道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