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盧氏縣順林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反季節香菇成了商家的搶手貨。該合作社重點發展反季節袋料香菇生產,去年以來合作社的社員們相繼租賃文峪鄉張村、王村和范里鎮蘇村700余畝河灘林地種植香菇,發展林下經濟,增加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如今,這里來往客商絡繹不絕,昔日荒蕪的河灘變成了社員們的“綠色銀行”,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盧氏縣是國家級林業生態示范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9.34%。去年以來,盧氏縣林業局主動適應生態文明發展新常態,以服務全縣“生態立縣”戰略發展規劃為中心,緊緊圍繞“特色農業強縣”總體定位,突出抓好林業產業發展工作,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林下經濟產業。他們采取“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創新發展模式,在資金、技術、種苗、種子、信息等方面給予扶持和積極協調,鼓勵林農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產業,探索出“林果”、“林草”、“林菌”、“林藥”、“林禽”、“林畜”等多種發展模式,在林區建成了一座座“綠色銀行”,使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成為新興的綠色產業,形成了立體林業、循環林業、集約林業發展新格局,讓林農們欣喜地分享到了“生態紅利”,林農實現了“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目標。截至目前,該縣共發展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158家,其中國家級示范合作社1個、省級示范合作社4個、市級示范合作社5個、縣級示范合作社10個,注冊資金達到1.5億元,入社社員達8567戶3.7萬余人,輻射帶動農戶24765戶8.2萬余人,經營收入達5億余元,涵蓋了林木種植、種苗花卉、森林旅游等產業,全年實現林下經濟產值11.5億元,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推薦閱讀:
云南普洱:林下經濟發展顯成效
江西新余:“林下經濟”根深葉茂
陜西嵐皋:端好生態碗 林下經濟有錢景
林業局:2016年全國將造林1億畝森林撫育1.2億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