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A-霍普杯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始于2012年,由國際建筑師協會(UIA)任國際主辦,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辦,是面向國內外建筑高校每年一屆的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已成功舉辦四屆。每屆競賽的評委會主席由一位國際著名建筑大師擔任,競賽評委為來自國內外的著名建筑師及學院院長。經過四年的推行實踐,這場由中國學術機構主辦的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與公信力,規模最大的學生競賽之一,在國內外建筑教育界具有廣泛影響。2016年,競賽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聯合主辦。競賽評委會主席由世界著名建筑評論家、設計師伯納德·屈米先生擔任。伯納德·屈米先生對今年競賽題目的解讀與分析詳情,請觀看視頻。
隨著競賽題目的最新發布,UIA-霍普杯2016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正式拉開帷幕。競賽采取國內外高校學生自由報名、公開競賽的方式,想要報名參加霍普杯競賽,請點擊本文左下方的“閱讀原文”進入官方網站注冊報名!本屆競賽由評委會主席伯納德·屈米(Bernard Tschumi)擬定競賽題目為“概念與標示”,本屆競賽評委會執行主席為崔愷。
觀點:
- 與其說建筑是一種有關形式的知識,不如說它是知識的一種形式。
- 建筑是概念的實體化。
- 使建筑與一般的房屋區別開來的是概念,而不是形式。
- 有概念支撐的自行車棚可以稱之為建筑,而缺乏概念支撐的大教堂不能稱之為建 筑。
- 建筑對事件的講述,不亞于其對于空間的講述。
- 建筑不僅僅看它有何外觀,還應看它有何作為。
- “向量”(人的活動軌跡)活化空間,圍護結構定義空間。
目的:
在過去,建筑幾乎完全采用視覺手段來進行表現,如采用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透視和軸測等。但如何表達建筑中的動態因素,比如空間中身體的運動?是否有新的標示模式適用于表達那些已經被排除在建筑學話語之外的元素,比如視覺以外的另四種感官認知——觸覺、聽覺、嗅覺,甚至味覺?競賽者需要創造一種新的標示模式,它不僅包含空間中的人體的運動,還將引出一種建筑概念,作為一個主導思路來指導方案計劃的發展。希望提交方案能成為城市活動的生成器,可以培育、鼓勵和探索未知的生活模式。
參考案例:拉茲洛·莫霍利-納吉、謝爾蓋·愛森斯坦、約翰·凱奇
要求:
1. 參賽者必須選擇以下五種功能之一:圖書館、博物館、診所、愛情酒店和墓地;
2. 基地為一個獨立的大樓,選址可假設在世界上任何城市,場地60m*30m, 限高30m;
3. 語言和尺度單位:英語作為競賽官方語言(備注:標題、學校名稱、參賽者姓名、設 計說明必須 用英文表達);以公制作為單位系統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