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林業局結合工作實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質增效、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增加綠色資源、提升產品供給為重點,以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科技水平為支撐,注重生產、加工、流通協調發展,抓好建基地、上規模,搞示范、強科技,扶龍頭、創品牌等關鍵環節,推進經營規?;?、生產標準化,強化源頭治理、過程監管、質量追溯,促進經濟林生產、加工、銷售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推動全市經濟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一是真抓實干落實規劃建設任務。各縣(市、區)認真對照各自的經濟林發展任務目標,主動作為,真抓實干,抓好貫徹落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將建設任務細化分解到鄉鎮,落實到村莊。按照國家、省、市關于加快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在努力鞏固優化干鮮果品等傳統大宗產品的同時,統籌推進金絲小棗、椹果、文冠果等特色經濟林產業建設,優化主產區、產業帶和基地建設布局。各縣(市、區)要加強統籌協調,搞好技術指導,及時提供相關服務,推廣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擴大經濟林生產面積,提高經濟林的產量和效益;立足提質增效,加快品種改良和樹種、品種結構調整,改進生產方式和栽培模式,推廣綠色、有機栽培管理技術,穩定干鮮果品等傳統大宗產品的種植面積和生產規模;努力挖掘區域特色明顯、經濟效益好的特色經濟林資源,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經濟林產業。
二是努力提升基地建設水平。立足當地優勢,在現有基礎上,積極種植具有區域特色的經濟林,高標準建設一批栽培技術先進、配套設施完善、區域特色鮮明的名、優、特、新品種生產加工基地和現代產業園區。按照適地適樹、良種栽培、規模種植、科學管理的要求,采取新建與改造相結合,高標準打造一批特色經濟林示范基地,帶動全市特色經濟林建設。在確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各地經濟林發展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加快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要新發展500畝以上的經濟林基地1-2處,新發展1000畝以上的經濟林基地1處。全面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出效益;在主產區大力推廣現代經濟林種植管理技術,發展日光溫室、智能溫室等設施栽培,提高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在城鎮周邊創建一批休閑觀光園區、采摘體驗基地和特色經濟林主題公園;加強水利、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經濟林產業化經營。主動加強與京津冀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和經濟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溝通聯絡,吸引更多外來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促進德州市經濟林產業發展,同時還要鼓勵當地能人、經營大戶、企業集團等投資經濟林產業,并對有規模、勢頭好、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進行扶持,不斷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重點培育一批跨地區經營、產供銷一體化的經濟林產品生產、加工、貯藏、流通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掛牌上市,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開展副產品研發,推進綜合利用。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切實發揮合作組織的作用,積極推進經濟林產業協會發展,切實發揮協會在行業自律、維護權益、信息咨詢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果農提供技術、信息、病蟲害防治等服務。大力推廣“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完善產業化配套技術體系,做到苗木生產專業化、產中生產標準化、產后處理商品化、產品加工多樣化、線上線下一體化。
四是強化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級都要將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顚S?,按要求成立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并頒發執法證件,經濟林生產面積較大的每個行政村都要配備一名農產品質量監管員,落實待遇、定期培訓,切實提升監管能力。率先在規模以上的食用林產品生產基地設立林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試點,推廣經濟林病蟲害統防統治、聯防聯治,強化綜合防治,逐步降低農藥污染和殘留,不斷提高全市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五是努力營造經濟林發展良好氛圍。要積極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平臺大力宣傳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的重要意義,努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完善經濟林產業信息網絡,為龍頭企業和林農及時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各地要積極開展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實踐創新,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執法力度,打擊各種欺詐行為,創造公平有序的生產經營環境,保護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推薦閱讀:
林下經濟煥發林業致富新活力
廣東東莞:大通關助推海南省東方市成為全國白菊最大出口基地
陜西咸陽:興平大力發展矮化櫻桃苗木培育
河南光山:合作社種植名貴花木帶動143戶農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