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高基瑤族鄉,滿眼翠綠竹海,新鮮空氣沁人心脾。依托豐富的自然綠色資源,高基鄉大力發展毛竹、竹鼠、勾藤、林下養雞等特色產業,滿山的綠竹成了當地瑤胞的“綠色銀行”。
高基瑤族鄉于1984年成立,是三江縣唯一的瑤族鄉。高基鄉距三江縣城26公里,全鄉有林面積20多萬畝,其中杉木8萬畝,竹子8.5萬畝,森林林覆蓋率達86.26%,是一個典型的林業鄉,素有“綠色高基”之美譽。
高基瑤族鄉黨委書記羅如芹介紹,近年來,高基鄉黨委政府立足于實際,因地制宜,利用季節交錯、長短結合的方式發展產業,提出“五個一”產業工作思路,即一根竹、一只竹林“飛雞”、一只竹鼠、一個羅漢果、一根勾藤。
當地把竹、雞、鼠有機結合起來,采取出竹養鼠,竹下養雞,竹、鼠、雞三個產業得到了互補發展,既解決了原料緊缺和土地限制問題,又增加了竹農的收入,拓寬了增收渠道。
高基瑤族鄉鄉長莫仕權告訴記者,目前高基鄉的竹鼠和竹林“飛雞”供不應求,竹鼠遠銷廣東、浙江等地,竹林“飛雞”通過廣西聯華公司走入柳州市民的餐桌上,預計2015年為高基禽農增加3500萬元以上。
莫仕權稱,高基的羅漢果和勾藤種植的管護、收割工作更是錯開了農田耕作的季節,全鄉2300多畝羅漢果就為果農增收2000多萬元。勾藤種植產業的發展也將成為今后高基鄉產業精準脫貧工作又一重大舉措。
官方介紹,“十二五”時期,高基鄉圍繞“綠色生態高基、風情魅力瑤鄉”的發展思路,努力探索產業新模式,力促農民增產增收。該鄉毛竹林下土雞出欄達10萬羽,實現產值800萬元;竹鼠出欄量達6萬只,實現產值900萬元。
在發展特色養殖業同時,高基鄉還狠抓特色種植業,全鄉羅漢果種植面積1.1萬畝,實現產值8800萬元。當地探索種植狝猴桃50畝,毛竹林下套種中草藥草珊瑚900畝,鉤藤種植450畝,有效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據官方統計,2015年,高基鄉生產總值21255.7萬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長30.7%,年均遞增 6.13%;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 10557元,年均遞增 33.3%。
推薦閱讀:
湖北襄陽:“十二五”林業產業建設亮點紛呈
云南保山:隆陽區2015年林業產業總產值迅速提高
云南宣威:快速推進 林業產業發展
貴州銅仁:出臺林業產業發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