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山東廣饒:綠色產業助農增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29  

      農業結構如何調整?廣饒縣大碼頭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小蘑菇、小苗木和小雜糧等綠色產業,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該鎮農民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棉殼、棉稈、玉米芯、麥秸等資源生產食用菌,已形成了基地化、林地化、工廠化食用菌生產格局,食用菌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去年我種了20畝谷子,品種是河北張雜谷5號,畝產500多公斤,每畝效益比種玉米高三四倍,今年俺還要擴大種植面積。”大碼頭鎮北堤村村民李學蘭高興地說。該鎮農民通過跨區承包土地、流轉本地土地等方式積極發展谷子、綠豆、豇豆等小雜糧種植,去年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多畝。針對小雜糧倍受市場青睞的行情,該鎮央一、碼后等村的農民還辦起了小米加工廠,并申請了地區商標,加工出來的產品還銷售到了壽光、淄博等多個地市,有些產品還進入了大型超市,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苗木產業是近年來大碼頭鎮的一大新興產業,一大批新型農民圍繞市場需求積極發展苗木種植。碼前村村民王天培通過聘請專家指導,把灌木檉柳改良成了可供綠化、觀賞的景觀樹木,面積已發展到1300多畝,他培植的“鹽松”已銷售到了天津濱海新區、昌邑等地,去年銷售收入突破200萬元。目前,該鎮從事苗木種植、管理、銷售的農民超過500多人,發展苗木50多種,全鎮苗木種植面積已達7000多畝。

      推薦閱讀:

      湖南郴州:林業局“問診”花卉苗木產業

      山東桓臺:“多肉經濟”助力生態農業發展

      浙江:德清苗木 扮綠“迪士尼”

      湖北沙洋:春來苗木俏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