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生態林業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和戰略突破口,積極推進綠色發展,全力構建生態文明,使林業工作成為了重要的先導拉動力量,全市林業建設迅猛發展,多項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十二五”期間,全市共完成各類造林98萬畝,綠美示范村屯683個,城市綠化114.9萬株;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能力全面提高,全市連續61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對濫砍盜伐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全市共辦理各類涉林案件1751起;大力開展林地清收工作,全市共清收林地65.7萬畝,提前一年完成省廳下達的任務指標。
2015年,全市林業建設又取得了相對歷年造林綠化的超常突破。為恢復生態,拓展造林空間,在四平這樣一個人口密集而糧食單產全國最高的地區,清收林地涉及的歷史關系復雜,推進阻力重重。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廣大林業工作者的辛勤奮戰下,一道道難關逐一被攻破,歷史性大造林活動全面鋪開。當年,我市完成造林25萬畝,完成了市政府計劃的134%,是省林業廳計劃的6.7倍。
3萬畝多樣水果采摘園養生旅游項目和3萬畝平榛人工林集約化栽培現代林業項目作為“一核三帶”核心區的產業項目,正在日益發揮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打造鐵東區葉赫鎮和山門鎮旅游風景區的配合,在實驗林場和葉赫林場的林地上啟動多樣水果采摘園養生旅游項目,一方面要建設好水果游憩景區,為人們親近自然提供歸屬地;另一方面將劃出若干開放區,無償供給生活在山里的困難群眾。而在石嶺林場、葉赫林場和實驗林場啟動平榛人工林集約化栽培現代林業項目,是要生產出世界最優質的榛子,以期在“十三五”末期打贏林場經濟翻身仗。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計劃造林綠化提升到30萬畝,提高全市森林覆蓋率2個百分點。發揮屏障效應,在縣(市)區啟動相應森林公園建設,城市林業建設將大規模發展郊野森林,西環路外規模超千畝的森林碧水公園、鐵東區303國道和四葉公路綠化美化、山體披綠百里工程也將啟動。發揮環保效應,我市將加大各地社區綠量,逐步促成各飲用水源地周邊停耕并栽植有利于水生態的樹種。發揮美化效應,大造林將體現公園化,吸納民營資本打造森林公園并進一步提升各地現有森林公園質量。發揮連帶效應,我市將盡快完成清收林地還林,讓綠水長流,讓土地停止退化,遏制水蝕荒漠化、風蝕荒漠化、鹽漬荒漠化。發揮延伸效應,林藥立體栽培、森林食品培育、林下養殖、綠化樹種和花卉苗圃將在各地發展遍地開花,并培樹好龍頭企業。發揮帶動效應,我市將促進森林資源與民營資本融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帶動全社會廣大農戶及企業開展合作造林、間種林產品并進行林產品加工等,促成總投資幾十億的千百農戶和不同投資規模的企業在各地形成大批項目群。發揮主力軍效應,林業部門將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積極作為,恢復重建被農民侵占破壞的農田防護林,完成重要科技攻關成果,將其應用于農業現代化建設中。
推薦閱讀:
湖北房縣:大力發展富民林業
廣東東莞:以林業“十三五”工作助力綠色發展
山東墾利:苗木市場交易忙
江蘇宿遷:嚴格把關今春綠化苗木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