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東莞市林業工作將以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為統攬,以深入推進綠化東莞大行動為抓手,以鞏固創森成果為目標,以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林業體制機制為動力,圍繞“現代生態都市”目標定位,著力促進城鎮空間與生態環境相融合,進一步提升森林城市品質,實現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活空間宜居適度:推進引導亞公山、銀瓶湖、蝴蝶地等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小山小湖”建設,新建林科園等特色景區,落實《東莞市濕地保護與利用規劃(2016-2025)》,依托綠色生態文明村、森林家園、美麗鄉村建設、“小山小湖”等項目建設全面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以鄉土樹種為主體深入開展水源涵養林、水鄉生態林網等工程建設,推廣試點建設紅樹林修復保護濱海自然濕地,加強對古樹名木的護壯、養護和管理,做好義務植樹活動,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綠地樹木認建認養,健全林業法規規章體系,出臺《生態景觀林帶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完善森林資源管理基礎和技術裝備建設,確保生態紅線得到有效管控,加強林業科技創新和“互聯網+”林業建設,集成“東莞智慧林業云”系統,開展紅樹林復植、濕地保育等關鍵技術研發,提高林業科技成果貢獻率和信息化水平。
力爭到2020年,東莞市森林覆蓋率達37.5%,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覆蓋率達86%,建成森林公園20個、濕地公園20個,村屯林木綠化率達35%以上,全市50%村莊達到林業生態文明村標準。
推薦閱讀:
山東墾利:苗木市場交易忙
江蘇宿遷:嚴格把關今春綠化苗木質量關
河南三門峽:大力發展經濟苗木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河南平頂山:種植苗木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