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天津:綠化力度逐年加大 七成苗木來自冀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3-17  

      隨著天氣轉暖,濱海新區綠化力度也不斷加大,綠化苗木進入高需階段。記者昨天從新區環境局綠化處了解到,目前,新區綠化所需苗木有七成來自山東和河北兩地,本地產苗木僅占三成。

      綠化處馬處長介紹,因為新區屬于鹽堿地,對綠化苗木有著較高的要求,“首選耐鹽堿地的品種,比如白蠟、國槐、銀杏和金銀木等。”目前,新區綠化苗木無法實現本地全供給,“本地產的苗木僅占三成,有七成來自山東東營、濱州和河北保定等地區。”之所以大部分苗木無法實現自給,馬處長說,“這兩年新區的綠化工作力度很大,面積逐年增大,對綠化苗木的需求量很大,苗木又有一定的生長周期,儲備量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本地全部供給。從價格來看,本地苗木的成本要高于外地,這也使得苗木采購商愿意從外地購買。”

      記者了解到,盡管近七成的綠化苗木都來自外地,但種植后并未出現“水土不服”,成活率和本地產苗木不相上下,“這些苗木產地本身就是鹽堿地,新區也是,所以盡管是外地購買,苗木的成活率和本地沒有差別。這些供給苗木的地區距離新區不遠,一般是晚上發車,次日清晨到達,路上花費時間少也保證了苗木的成活。”馬處長介紹。

      推薦閱讀:

      山東淄博:鄉村苗木市場交易火爆

      新疆焉耆:農民加強結構調整 積極銷售滯留苗木

      山東沾化:棗樹帶紅苗木經濟 增加群眾收入

      廣西羅城:發展林下經濟助推脫貧攻堅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