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林果經濟效益,近年來,泰興市宣堡鎮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采用“近期得利,長期得林,以短養長,長短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下間套種、林下養殖規模已超萬畝,有力地促進了林果產業的發展,實現了業主與農民雙增收。主要有以下四種模式:
一是以套栽小苗、牧草為主的林苗、林草模式。即在郁閉度80%以下的林地,有選擇地栽植紅葉石楠、紅花檵木、雀舌黃楊、海棠等小苗和日本麥冬等牧草。全鎮各苗木基地已發展林苗、林草模式6000余畝。
二是以養殖肉雞、肉鴨、菜鵝為主的林禽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昆蟲、小動物及雜草多的特點,在林下放養或圈養肉雞、菜鵝等。一般情況下,每畝可投放雞鵝60—100只。郭寨村、西宣村、張河村在相關苗木基地放養肉雞3000余只、放養菜鵝1000余只。
三是以養殖山羊為主的林牧模式。聯新村、郭寨村在相關苗木基地放養或圈養山羊2000余只,建立山羊養殖合作社2個,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是以間作低桿農作物、油料作物為主的林糧、林油模式。即在幼林幼果田間,利用行間、株間空隙土地,間作五小雜糧和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這樣不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以耕代扶,疏松土壤,消除雜草,還可減輕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以短養長,保證林糧、林油雙豐收。
發展林下經濟既可以達到人工撫育、促進林木正常生長的要求,又可以增加經濟綜合效益,真正達到地盡其力、一舉數得的目的,3月20日下午,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參會人員參觀了該鎮萬畝林下經濟現場。
推薦閱讀:
天津:為嘛曹莊子能成花卉之鄉
海南海口:三角梅產業借花展“起步”
山東廣饒:花卉首次走出國門 全年出口銷售額可達1000萬元
江西九江:花卉苗木銷售紅火 年產有望達到2.2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