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河北石家莊:全民拔“窮”根旱嶺崗上搶種經濟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3-29  

      靠天吃飯的旱嶺崗上,有技術骨干指導栽植,還有果木專家來進行管護培訓,鄉親們紛紛搶種核桃苗,力爭盡快拔掉“窮”根。連日來,靈壽縣掀起了一場以科學栽培技術為指導的春季造林熱潮。

      靈壽縣燕川鄉馮官莊村主要以坡地為主,灌溉一直是個大難題??刻斐燥埖纳?,讓這個村莊一直沒有擺脫貧困。山坡上除了種植一季的玉米,很少有人想到過要種植經濟林。“全村共有230戶村民,其中有91戶是貧困戶,僅貧困人口就有359名?!痹摯宕逯魅螐埳佘娬f,鄉親們最迫切希望就是能盡快拔掉“窮”根。

      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啟動后,靈壽縣加大水利設施建設,發展經濟林。這一切讓馮官莊村村民看到了希望。僅去年秋冬季,該村就種植了1500畝核桃苗。

      3月22日上午,記者在馮官莊村的坡地種植現場看到,數十名村民搶著往自家的坡地上栽植核桃苗?!按蠹乙欢ㄒ凑赵蹅兣嘤栠^的‘三埋兩踏一提苗’的步驟來,表土填底、底土后埋……”張少軍則和村里的技術骨干穿梭在每個栽植現場進行著栽植技術指導。

      “村民最擔心的是樹苗能不能栽活,活了怎么管護等方面的技術問題?!睆埳佘娬f,針對這種情況,他們除了請縣林業部門果木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外,村兩委還請專家組織培訓班培養技術骨干,進行傳幫帶,力爭盡快讓全村種植戶掌握核桃栽培專業技術。

      據了解,靈壽縣在經濟林栽培技術服務方面,專門聘請了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做技術顧問,并由縣林業部門抽調45名技術人員,組建15支專業技術服務隊,深入種植一線全程進行技術指導。同時,定期給種植大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霸砸豢?,活一棵”。

      “在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中,我縣除了實施‘包鄉鎮縣領導掛帥、縣直部門做后盾、鄉鎮黨委政府唱主角、農民群眾做主力’的‘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和落實各種激勵政策外,還因地制宜推出了經濟林周邊1米免耕帶、技術服務傳幫帶等多種舉措,提高樹苗的成活率,使全縣人民盡早走上綠色致富路?!痹摽h副縣長傅士君說。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5.2萬畝人工造林任務,占春季造林任務的84%,預計3月底前將全面完成春季造林任務。

      推薦閱讀:

      甘肅永靖:打造“雙桃”品牌經濟林

      湖南常德:安鄉果樹苗木富鄉親

      湖南攸縣:農民種上"萬元地" 40多公里花木帶成"富路帶"

      山東濟寧:苗木幫扶助群眾致富度難關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