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生態文明,又要有經濟效益。為了有效解決生態建設與林果產業發展中的難題,今年大慶積極引導群眾栽培樟子松嫁接紅松、大果榛子等生態經濟兼用型樹種,大力發展經濟生態型林業。
據悉,今年大慶計劃栽植樟子松嫁接紅松3500畝,種植大果榛子700多畝,栽植各類果樹1000畝。同時,還將新植5000多畝樟子松林,為今后嫁接紅松奠定基礎。生態經濟林的栽植工作將于4月底完成。
市業林局的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樟子松嫁接紅松一般5年后將逐步開始結塔,按照平均每畝60株,在集約經營的情況下每株可產松子2斤,按每斤松子18元計算,每畝年收入2000多元,而且產量還將逐年增加。大果榛子栽植后2-3年開始結果,盛果期5到7年,在水肥充足的情況下畝產可達800斤左右,每畝年收入就是4000元。紅松果林樹齡可達50-100年,其經濟效益不可估量。
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樟子松嫁接紅松和大果榛子等為主的生態經濟林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大慶造林樹種結構調整,改變造林周期長、見效慢、經濟效益低的局面,實現經濟、生態共贏,為林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推薦閱讀:
河南漯河:鄉土樹種廣泛應用
北京:1.3萬戶農民林下就業
海南三亞:景區產值高 花農收入增
山西原平:優質苗木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