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3月,從湖南省林勘院傳出喜訊,該院與越南遠東建筑投資發展股份公司在越南河內正式簽署了價值390萬美元的合作合同,實現了猴年跨國項目合作的開門紅。
這是湖南省林勘院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近年來,林勘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把目光瞄準海外,通過主動對接,先后承接了13個海外項目,合同總金額逾700萬美元。
一花引來百花開。在湖南林業系統,像湖南省林勘院這樣成功走出去的單位還有不少。借助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歷史機遇,敢為人先的湖南林業人開始謀篇布局,為國家戰略大局貢獻湖南林業的力量。
因勢而謀 “一帶一路”搶先機
打開地圖可以發現,“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經濟欠發達,但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開發潛力巨大。中國與這些國家簽署了森林、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的合作協議、備忘錄,生態建設合作日益密切。
湖南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敏銳地意識到:湖南林業有著雄厚家底和技術力量,完全可以在“一帶一路”上大有作為。
揚帆出海,湖南林業迅速行動起來。
省林業廳黨組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各單位充分發揮林業綜合優勢,主動走出去,加快構建連接世界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省林業廳認真學習和落實省里有關“一帶一路”的會議精神和相關方案,加強與省商務廳的溝通交流,了解有關政策信息,推介林業的優質技術和優質單位,并舉辦培訓班,邀請專家講解法律、金融、風險規避等知識。
湖南省林勘院主動出擊找商機。2013年9月初,他們了解到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總承包了斯里蘭卡庫魯內格勒供水和污水處理項目,得知相關的測量、地勘、設計、采購、施工及培訓服務等合作項目正“待字閨中”的信息后,主動上門攻關,最終將該項目的設計業務收入囊中,吃到了走出去的第一只“螃蟹”。近年來,他們先后與福馬集團、中機國際、隆平高科等央企簽署戰略協議,或借船出海,或抱團出海。2014年8月,他們又獲得了在商務部備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承包工程資格證書》,贏得了單獨邁出國門的通行證。
湖南省林科院著力向“一帶一路”國家輸出林業先進技術。他們通過泰國皇太后基金會,將油茶作為罌粟替代種植物在該國“金三角”地區推廣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數千畝,油茶也成為當地老百姓的“搖錢樹”。他們與越南、希臘、西班牙、巴西、瑞典等油料主產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為油茶產品及技術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平臺。
走出國門,湖南林業邁出的腳步堅實有力。
順勢而為 “一帶一路”顯神威
對于長年奔波在三湘四水的湖南林業人來說,當“一帶一路”巨幅畫卷徐徐展開時,他們看到了機遇,更感受到了挑戰,唯有不斷地深耕細作,才能站穩腳跟,將機遇變成豐收的果實。
湖南省林勘院勘測設計分院副院長萬齊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國家文化背景各異,發展程度不一,項目推進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萬齊是湖南省林勘院斯里蘭卡項目的負責人。進入斯里蘭卡后他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測量當地居民自來水使用量、污水排放量等最基礎數據。為此,他們每天天亮就起床、天黑才收工,挨家挨戶去測量。可當地許多居民不了解項目、不配合,讓他們吃了不少的“閉門羹”。這時,萬齊帶領大家在了解當地風俗民情的基礎上,不厭其煩地登門拜訪,用當地居民易于接受的方式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介紹項目實施的作用。最終,他們贏得了當地居民的理解,使得測量工作得以順利開展。2014年2月,也就是簽單后的半年,項目組就完成了工程的設計任務,并成功地用中國標準替代了在斯里蘭卡實行了100多年的英聯邦標準。
勤勞、敬業、高質量,萬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中機國際的充分肯定。中機國際又把該項目的勘察測量分項業務果斷交給了省林勘院,業務自己送上了門。
一個個項目就是一個個展示湖南林業風采的舞臺,湖南省林勘院不斷演繹著一個個傳奇。在印度,他們用中方的核心技術撬開了市場的大門;在俄羅斯,他們用精湛的技術贏得項目的同時,還帶動了國內亞聯集團的機電設備輸出;在緬甸,他們改變了當地人認為GPS技術、無人機測量只有美國發達國家才有的印象。
類似精彩依然在湖南林業人身上延續。
2015年8月,湖南省林科院在長沙舉辦了“能源油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國際培訓班”,為亞非6個國家20名學員系統講解了能源油料樹種的良種選育、高效制油、能源產品的清潔轉化及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等技術。來自巴基斯坦的學員Muhammad Aurangzeb高興地說,一定要把中國的能源油料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技術引進回國。
其實,這不是湖南省林科院第一次舉辦國際培訓班。之前,他們先后舉辦了5期“木本糧油樹種應用技術國際培訓班”,培訓“一帶一路”國家學員120多人。每次培訓班后,學員們代表各自國家分別與省林科院簽署了油茶科技合作協議。
深耕“一帶一路”,三湘林人充分展示湖南林業的風采,也為湖南林業全面走出國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乘勢而上 “一帶一路”譜新篇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嘗到“走出去”甜頭的湖南林業人開始全面加快走出國門的步伐。
自省林勘院斯里蘭卡項目成功后,湖南林業乘勢而上,勝利的凱歌不斷奏響。讓我們來欣賞這一份令人驕傲的成績單吧:
湖南省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承接了越南、緬甸的森林資產評估與調查項目的設計任務。
省林勘院工業分院先后承擔了越南2個共18萬立方米的中密度纖維板生產、俄羅斯兩期兩條共59萬立方米高密度板材加工、印度年產15萬立方米MDF項目的設計。勘測分院和路橋分院扎根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完成了水電站、供水與污水處理、房建勘察等6個項目的設計。農業分院分別在馬達加斯加、埃塞俄比亞實施雜交水稻、畜牧產業園等農業援外項目。
“我們通過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成功地化解了國內設計市場清冷且競爭激烈的行業危機,實現本院產業的轉型升級,院年產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2015年達到了3個多億。現在,院里在海外的作業團隊一直保持100人以上。”省林勘院黨委書記歐陽敘回興奮地告訴記者。
湖南省林科院先后承辦了“生物質能源技術國際會議”等國際會議15場次,實施國際合作項目21項;與意大利馬爾凱大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合作成立了“中意低碳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加聯合生物質能創新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
與此同時,湖南林業組織實施的雙邊林業國際合作項目紛紛在芬蘭、德國、法國、日本等國深入開展。合作領域涵蓋森林可持續經營、生態造林、自然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等方方面面。
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到處都有湖南林業人勤勞的身影。他們正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陌生的國度耕耘、收獲。
鄧三龍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漸深入,湖南林業將主動融入,著力打造成“一帶一路”的重要腹地和新高地,在對外合作中譜寫湖南林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推薦閱讀:
北京:1.3萬戶農民林下就業
江蘇揚州:丁伙花木栽上“世界屋脊”
甘肅民樂:單莊村農旅結合實現雙份收入
湖南:綠色產業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