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鞏固“一人一畝林”建設成果,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武邑縣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和《林下經濟發展補貼扶持辦法》,全力發展林下經濟。
高度重視。武邑縣委、縣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林下經濟發展。縣委書記劉勇對林下經濟發展作出重要批示:林下經濟發展要做到四個“結合”(與精準扶貧、農業開發、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電子商務相結合),堅持“五化”(產業多元化、經營規模化、生產立體化、產品品牌化、運行智慧化)的發展方向。劉勇要求要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制定可操作性強行的補貼辦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避免空對空,尤其注重林下產品的品牌、品質建設。
目標明確。武邑縣立足林木資源優勢,從實際出發,確定了“兩年脫貧、三年翻番、五年奔小康”的戰略目標。2016年,全縣林下經濟規劃發展面積4萬畝,初步形成林農、林藥、林禽(畜)、林游等特色鮮明的產業基地雛形,產業服務支撐體系逐步完備;到2020年,全縣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到6萬畝,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融合,以森林健康休閑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增加,形成特色鮮明、體系健全的產業發展格局,林下經濟年度綜合產值達到1.2億元。
科學規劃。按照“規范化、區域化、產業化”的要求,武邑縣林下經濟發展科學布局,以國道、省道為軸線向外輻射,規劃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示范園區和技術推廣基地,重點規劃了林糧、林油、林菜、林藥、林畜(禽)、林下旅游等6個產業板塊,確定了近遠期發展規模和目標。該縣立足實際,結合區域現有的林下產業發展特點、群眾種植習慣及區位優勢科學引導,合理規劃安排產業布局,產業發展方向細化落實到鎮、村,《方案》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針對性。
保障到位。武邑縣成立了由主管副縣長為組長、有關縣直部門和鄉鎮“一把手”為成員的林下經濟領導小組,具體負責任務的落實,統籌協調林下經濟工作。在整合用好國家相關政策的同時,該縣在全市率先出臺了《林下經濟發展補貼扶持辦法》,縣財政每年劃撥專項資金,對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新型經營實體進行幫扶,調動了廣大林農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促進了林下產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加速推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轉型,有力的催化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推薦閱讀:
山東臨沂:借助花卉種植實現整體脫貧
青海海東:枸杞苗種植成前河農民增收亮點
北京:啟動苗木抵押融資平臺苗木能變“活錢
吉林樺甸:嚴把造林苗木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