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浙江海鹽:探索特色農業+自然觀光旅游發展道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6  

      于城鎮的每個村莊,似乎都有各自特色:這一邊是成片的葡萄大棚,再往前就可能是各類苗木形成的“原始森林”,讓人驚嘆不已。這座居于海鹽中部區域的小鎮,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發展特色,不斷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型,探索特色農業+自然觀光旅游發展道路。

      【聚焦現場】

      來到海鹽縣八字葡萄專業合作社時,今年56歲的周玉良正在葡萄大棚里查看葡萄長勢,忙得滿頭大汗。在前幾年試驗的基礎上,今年他大規模培植了4000多盆盆栽葡萄,涉及夏黑、巨峰等多個品種,目前除了對外銷售外,他也在考慮著嘗試做葡萄采摘旅游。

      于城鎮八字村是傳統的葡萄種植大村,如今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葡萄,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走進八字村,一眼望去全是葡萄大棚,甚為壯觀。再過一段時間,這兒的葡萄都要成熟了,到那時,滿村就都是葡萄的香甜味。

      最近幾年,“八字”葡萄在江浙滬已小有名氣,產品供不應求。“目前我們葡萄種植已成規模,希望接下去由傳統的農業向三產旅游轉型,發展采摘游,不斷提升產品價值,打響品牌,促進農民增收?!卑俗执宕逦瘯魅紊蜾h表示,現在合作社已經在考慮結合周玉良的盆栽葡萄,開辟幾個葡萄大棚作為試點,供游客采摘。

      【把脈發展】

      于城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立足自身,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了“八字”葡萄、江渭苗木等特色農業基地。

      江渭村的苗木種植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目前已經成立了江渭苗木專業合作社,吸納了不少農戶加入,是海鹽目前規模最大的花木種業產業化專業合作社。起步之初,江渭村以大田苗木種植為主,現在正在向盆景苗木種植轉型,形成了培育、種植、租放等一條龍的苗木基地。在于城鎮黨委委員唐惠平看來,江渭的苗木就是潛在的旅游資源:“現在是大眾化消費時代,這兒的苗木觀賞性強,完全可以開發苗木觀光旅游,這也是我們接下去的一個打算?!?/p>

      在于城鎮,記者還見到了隱于村莊深處的莊柴湖,湖內三兩小島,植被茂盛,飛鳥棲息,完全是一片世外仙境。據介紹,莊柴湖森林濕地公園是于城鎮綠化工作的重點,目前已植有櫸樹、銀杏、香樟等20多個品種的樹木,且水產資源豐富,下一步將重點進行項目招商,將它打造成一個集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

      【對話人物】

      2013年,于城鎮鴛鴦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對村莊內道路、河道、基礎設施等進行了集中整治提升,環境面貌大幅改善。今年,鴛鴦村更是借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這一契機,加大了對村莊的提升力度。該村村委會主任邱信惠說:“現在全縣旅游發展的氛圍非常濃,我們村有莊柴湖、有關于村莊的傳說、有歷史有景色,我們想通過前期的一些建設,為發展旅游打好環境基礎,吸引旅游項目落戶鴛鴦村,帶動村莊向著新的方向發展?!?br />

      推薦閱讀:

      北京:田里的苗木能變“活錢”

      安徽樅陽:苗木成農民的“發財樹”

      河北定州:綠滿城鄉 生態富民

      江蘇東臺:“互聯網+苗木”助力東苗木人增收致富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