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河南南召:“林下經濟”綠山富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6  

      “谷雨過后,雨水增多,土地墑情好,我們抓住時機在辛夷樹的間隙里套種赤芍。”近日,在南召縣崔莊鄉上王莊村鑫林源生態農業基地,村民們在辛夷樹行間套種中藥材赤芍,男的開溝、澆水,女的栽植培土,大家分工明確,一派熱鬧繁忙的勞動景象。

      “地下全部埋上了澆水管網,旱澇保收,不再靠天吃飯。去年栽植的連翹、丹參現在已經返青了。”看著漫山遍野綠油油的梯田,種植能手魏家安喜不自禁:兩年前他流轉土地3900多畝,主要以中藥材種植為依托,采用立體種植,樹木有辛夷、連翹,地上套種梔子、丹參、赤芍、白芍、桔梗等中藥材,今年就可以產生效益。

      在南召縣,像魏家安這樣發展林下經濟的農戶已有2000多家,林下經濟年產值在10.9億元以上。近年來,該縣堅持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調整林業結構、實施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豐富的山林資源優勢,出臺優惠政策,邀請專家傳授技術,組織鄉村干部、“能人”外出考察學習,實施典型示范等方式,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產業經濟,打造出一條林上、林下“雙向延伸、兩翼展開”的發展新模式,開拓農民增收新渠道,探索出“山上經濟”與“林下經濟”的產業脫貧路徑,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同時,該縣鼓勵土地流轉、大戶承包,積極引進人才、資金、項目。縣鄉政府每年還拿出專項資金,對發展林業及林下經濟的農戶進行扶持補助,支持農民成立林果、中藥材種植等專業合作社280多家,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食用菌、養畜養禽、休閑觀光等特色項目50余萬畝,初步形成以辛夷、山茱萸、杜仲等為主體,套種丹參、連翹、白芍、赤芍、桔梗的立體中藥材種植基地和天麻、木耳等為主的食用菌基地100多個。

      “林下經濟”釋放“生態紅利”。在南召縣產業集聚區,該縣引進的林昌藥業、河南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開展農產品和辛夷、山茱萸、枸杞等中藥材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產、加、銷一條龍,貿、工、林一體化的經濟林產業格局。

      推薦閱讀:

      河南內鄉:林下財路多

      黑龍江阿木爾:林下尋寶 淘出“錢”景

      云南彌渡:花卉產業年產值達7000萬元

      廣東佛山:示范區出口花卉合格率100%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