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浙江溫州:金銀花助農增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05  

      近日,產自溫州市文成縣玉壺鎮角山村的“山一角”牌金銀花茶遠渡千里,銷往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受到當地人熱捧,市場價格一度高達每公斤1000多元。而國內同一時期銷售的碧螺春起價才每公斤500多元。金銀花為何能夠叫板碧螺春?

      原來,角山村海拔高達900余米,自然與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加上有機管理種植方式,造就了這里出產的金銀花品質優良,氣清香,色澤好,降火功效遠高于一般金銀花產品。

      出產該品牌金銀花茶的文成縣金大地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經過十余年發展,已擁有800多畝無公害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今年,該合作社出產的金銀花、太子參等中草藥年產量達70多噸,市值2000多萬元。留守在家的角山村村民,每年可通過入股分紅、或在基地幫忙采摘獲得1200元至兩萬余元不等的種植收入。


      40歲的村民周真弟已在合作社打理金銀花近十年,妻子朱麗麗也在自家地里種植藥材,僅靠中藥材產業便獲得家庭年收入十多萬元。“在基地里幫忙,既能用空閑時間增加收入,又能照顧好家里的老人小孩,比種水稻實惠多了。”周真弟說。

      據調查,文成縣境內共有藥用植物488種,已形成一定規模的中草藥種植產業,其中青錢柳、金銀花、鐵皮石斛等品種占據市場主導地位。2016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1355畝,年產值達1.17億元。

      近年來,該縣將經濟發展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累計發展扶貧農業龍頭企業16家、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14家,幫助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在入戶排摸的基礎上,該縣還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勞動能力薄弱”等低收入農戶建立扶貧信息檔案,通過采用“龍頭企業+農戶+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等多種經營模式,支持和鼓勵一些有資質的企業參與中藥材產業扶貧項目。

      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給當地農戶的收入帶來了新變化。據統計,2016年,文成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414元,同比增長11.3%;低收入農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1429元,同比增長18.9%,其中75.4%低收入農戶的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8000元,位居全省前列。

      浙江寧波:林業專家助農“林中掘金”

      黑龍江:2016年林業總產值突破1800億元

      安徽:林業扶貧顯成效

      山東菏澤:“切花”市場引路特色經濟致富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