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綏寧縣:“神奇綠洲”打造縣域經濟特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9  

      為了積極發展綏寧的生態經濟,縣委書記唐淵(右二)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從群眾中汲取智慧

      湖南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將5月25日—26日舉行,屆時,擁有“神奇綠洲”和“美麗姑娘”的綏寧,將以最熱誠與美好的方式迎接四方賓客。傳統的節慶活動展示的是歷史文化、現實發展和未來謀劃,是全面展示當地風貌的一個重要窗口。風光秀美的苗侗之鄉是如何保護生態的?傳統的節慶活動如何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深厚的縣域如何發展特色經濟?…… 

      神奇綠洲:“綏寧綠”已成為綏寧的名片 

      綏寧是傳統林區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4.94%,森林資源總量、木材單位面積蓄積量、林木單位面積年生長量等指標全省第一,是“中國竹子之鄉”、“湖南省林業十強縣”。 

      去過綏寧的人都知道,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哪個季節,映入眼簾的都是滿滿的綠。有人說,如果在綏寧都感覺不到綠,那也不用去別處了。游客還是忍不住好奇,在經濟大發展的階段,為什么綏寧的植被仍然保存得這么好、原生態的環境也很少遭到破壞? 

      “生態是綏寧的優勢、特色和財富,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也是綏寧對湖南乃至全國作出的最大的貢獻”。這是記者采訪唐淵時,他闡述的生態發展觀。 

      “寧可經濟發展慢一點,也要保護這綠水青山。”唐淵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近年來,綏寧始終堅持少砍多造方針不動搖,商品材砍伐量由2007年的34萬方減少至目前的11萬方左右,因此每年減少財政收入5000萬、拉低GDP1.4個百分點,但累計增加森林蓄積量200萬立方米。堅持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每年完成造林綠化5萬畝以上,實施幼林撫育10萬畝左右,全縣劃定生態公益林127萬畝。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先后關閉了4家老冶煉廠、1家小錳礦廠、1家水泥廠、8家非法“煉油”廠、19家非法山砂采砂場、38家小型竹木加工企業和所有小型造紙廠,使綏寧山青、水綠、天藍、氣潔的美麗形象得到保持。 

      去綏寧旅游,相信你一定會對它的特色林道、綠道印象深刻?!傲值?、綠道可以讓林業在發揮環境功能的同時,突出綠色的層次性和美觀度,也讓游客能夠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綏寧綠’。”唐淵說。 

      “綏寧綠”,沒錯,在不少人看來,綠色確實已經成為了綏寧的名片。那這張名片的打造,除了政府,還有誰呢? 

      “植被的保護,如果僅僅依靠政府的號召和引導,是不夠的,還得靠人民群眾,而綏寧的老百姓歷來有愛樹、敬樹的傳統?!碧茰Y介紹,在綏寧的鄉村和山水之間,現在都依然保留著從宋代到民國初期100多塊護林禁碑,其中既有縣衙立的,也有老百姓自己立的,既有為保護成片的樹林立的,也有單獨為保護一棵樹立的。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边@對綏寧來說更是如此。唐淵告訴記者,綏寧正在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生產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促進綏寧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發展生態經濟,首先還是要做足‘山’、‘林’文章,大力調整林種結構。”唐淵介紹到,圍繞實現林業增效、林農增收“雙贏”,綏寧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目前,全縣已發展油茶15萬畝,楊樹32萬株,青錢柳、絞股藍3萬畝,中藥材6萬畝,玫瑰花、金銀花2萬畝。 

      打造生態經濟,其次要充分利用生態優勢,發展旅游業,讓綏寧成為城里人的向往,鄉里人的天堂。 

      “借助互聯網優勢,發展互聯網+農業和互聯網+健康產業,把綏寧無污染、綠色有機的農產品推出去,也使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夠充分享受到綏寧的綠色、有機食品美食。”唐淵說。 

      都說“好山必有好水”,礦泉水產業是綏寧打造生態經濟的一個重頭戲。據了解,綏寧縣已經成為全省礦泉水產業重點縣之首,已經探明的優質礦泉水日開采量超過5千噸,目前正在朝著日出水量一萬噸的目標做勘探工作,有望打造一個年產礦泉水300萬噸、年產值30億元、年稅收3億元的新興戰略支柱產業。 

      “這些目標,可能需要經過幾屆縣委的努力才能實現。但是,我們要著眼于長遠,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也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資本?!碧茰Y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經濟轉型:打造縣域經濟特色 

      對于一個縣委書記來說,經濟建設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而且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探索一條加速發展、轉型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唐淵提出了“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特色發展、旅游優先、城鎮帶動’戰略,致力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特色縣域經濟先導區、社會和諧穩定模范區”的總體思路。他告訴 記者,面對經濟新常態,今年綏寧要重塑主導產業和骨干企業,打造縣域經濟特色。 

      唐淵介紹,綏寧過去以林業為主,一、二、三產業幾乎都是跟林業有關的,接下來要在這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一產業要鞏固和培育特色,上規模、增效益,使雜交水稻制種、油茶、青錢柳、楠竹等單個農產品品種產值過億元,引進發展農產品加工,引領農民致富,夯實產業基礎;二產業要立足本地林竹、礦泉水、風能、農產品優勢,在旅游、綠色能源、新材料、礦泉水生產和供應、食品加工等領域引進5家以上稅收過千萬元的投資商,新竣工投產5家以上骨干企業,壯大稅源企業,力爭2017年工業稅收過2億元,2020年工業稅收過5億元;三產業要以黃桑、花園閣為中心,全面開工建設黃桑景區外聯通道,加快侗寨申遺區和傳統村落建設,整合民俗文化資源,創建縣城和曲幽谷兩個4A級景區,成功申報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世界文化遺產地,依托旅游業發展帶動三產業壯大。 

      在唐淵看來,要重塑綏寧的主導產業,必須將政府的引導、企業家的智慧、人民群眾的創業激情這三者結合起來,發揮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在進行傳統產業改造的同時,引進大項目、大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據悉,四月八姑娘節期間,將有涵蓋旅游、農產品加工、新能源等十一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達到5億元。 

      打造縣域經濟特色,是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積極倡導的,也是本屆縣委、縣政府努力謀劃的大方向。唐淵坦言,以綏寧目前的基礎和條件,不能盲目拼總量比增量,要堅持生態經濟的總體方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走特色化、差別化發展之路,積極培育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和新增長點。 

      如何打造綏寧縣域經濟特色?唐淵表示,綏寧將在特色產業、特色城鎮、特色文化方面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首先是培育特色產業。加快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替代產業,著力培育雜交水稻制種、綠色能源、有機食品和中藥材加工、楠竹加工、礦泉水和旅游業六大特色產業,全力打造特色縣域經濟先導區。 

      其次是打造特色城鎮。“農村既要留得住綠水青山,也要記得住鄉愁?!碧茰Y對于習總書記的這一說法深以為然,他表示,為突出綏寧作為少數民族人口大縣這一縣情,把綏寧縣城建成“宜居宜游之地、生態園林之城、苗侗風情之都”;要逐步啟動民族鄉鎮特色改造。 

       記者在綏寧縣城看到,目前縣城少數民族風格改造和城市水景工程基本完工,“百畝湖面、千戶苗居、萬米文化墻”的恢弘景觀基本成型,一座少數民族特色濃郁的山水園林城市已初顯輪廓。走進如今的綏寧,隨時都能感受到古香古色的歷史文化韻味和民族風情濃郁的古鎮氣息。 

      再者是做大特色文化。綏寧是古楚文化向大西南推移的遺存地,也是巫儺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古鎮、古村、古風豐富多彩。唐淵稱,綏寧擁有眾多的少數民族文化村落、古寨、古鎮等,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璀璨瑰寶,要將這些文化遺產實現“活態化”、“陣地化”、“商品化”,打造苗侗風情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世界文化遺產地。

      推薦閱讀:

      沭陽縣:發展林地經濟助推綠色發展

      湘西州拉長林業產業鏈促農增收

      撫松泉陽鎮:林下經濟成為增收致富“聚寶盆”

      武隆白馬鎮:打造花經濟走廊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