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福建:商品林變身“綠色不動產” 生態得綠林農得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26  

      “自己承包養護的樹為什么就不能砍了?”羅范欽是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鎮舊街村普通林農,他有100畝兩片林子,被劃入重點生態區位,被限伐了?!皟r值100多萬元,我的損失誰來買單?”

      林農辛苦種下的樹,想砍不行了。林子不能賣了變現,也沒法拿到銀行去貸款。不砍,林農利益受損;砍了,生態效益受損。為兼顧林農利益和生態效益,福建開始探索商品林贖買制,將重點生態區位內禁止采伐的商品林,通過贖買、租賃、置換、改造提升、入股、合作經營等多種改革方式調整為生態公益林,由政府出錢把商品林買過來。

      在經過第三方公司評估后,老羅簽了贖買協議?!岸嗵澚粟H買政策,我們不用砍樹、賣樹,就把錢掙了?,F在的政策這么好,我要多種一點,養老還要靠它們呢?!?羅范欽高興地說。今年,他又投入10多萬元,造了100多畝新林。

      生態得綠,林農得利。原本待砍伐的商品林,變身為“綠色不動產”,既保住綠色森林,又保護了林農的錢袋子。

      實際上,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只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簡稱“福建方案”)確立的改革舉措之一。自去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福建方案以來,不到一年,福建方案部署的38項改革任務中25項已落地實施,形成了一套內容豐富、相互銜接的改革“施工圖”。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全流域生態補償、生態司法、綠色金融、河長制等重大舉措取得明顯成效,初步探索出了改革實施路徑和具體操作辦法,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綠色發展,生態惠民。2016年,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95%,連續38年保持全國首位;PM2.5年均濃度27微克/立方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2%;12條主要河流水質繼續保持為優,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6.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個百分點……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不是一頂好看的帽子,改革的關鍵在于群眾有沒有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备=ㄊ“l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改革試驗,讓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有更多獲得感,讓老百姓享受更多生態紅利,是福建生態文明改革重點之一。福建將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繼續先行先試,砥礪前行。

      廣西:國家級貧困縣打造脫貧“產業路”

      福建武平:綠色鋪就富美路

      山東沂源:莓果飄香富農家

      四川名山:昔日貧困村栽下“搖錢樹”致富有奔頭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