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海南瓊中:林下經濟益智豐收 貧困戶脫貧走向致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26  

      每逢五六月份,便是益智收獲的季節。

      漫山遍野的益智樹種滿了山坡,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綠意盎然。一簇簇狹長的葉片下結著成串成串的綠果,又是一年豐收季。

      “益智喜蔭,喜歡生長在大樹底下,是一種有發展前景的林下經濟作物。”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羅擔村委會黎湊村小組組長王國龍介紹道。

      跟隨著王國龍的腳步,筆者走進瓊中有名的“益智村”——黎湊村,村里家家戶戶院前屋后都曬滿了益智果,空氣中彌漫了淡淡的益智藥香。

      “為了增加經濟收入,政府引導村民在林下種植益智。”王國龍一邊介紹,一邊指向村口一幢正在建造的平頂房說:“這是村里的貧困戶朱興標通過賣益智果、益智蜜建的新房。”

      對于海南農民來講,種植橡膠、檳榔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然而橡膠價格一路低迷讓原本就不富裕的朱興標生活更為窘迫。

      為了改變家庭生活現狀,2014年,他在政府的扶持下,利用家里的橡膠、檳榔等林地,在樹下種起了10畝的益智,“益智價格近年來一路走高,干果最高能賣到45元/斤,去年我家光益智收入1萬多元,再加上20箱蜂蜜賣出的益智蜜,去年底我已經脫貧啦!”朱興標說這話時,難掩的是心中“摘帽”的喜悅。

      如今,他在政府給予的6萬元危房改造補助的基礎上,向銀行貸款了3萬元,跟親戚朋友借了3萬元,加上自己的積蓄,一口氣蓋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家里人口多,有老有小,蓋個大點的房子,以后不至于麻煩。現在我的益智已經發展到30畝了,我有信心在未來幾年把借款都還完。”

      同樣是靠益智發家致富的還有朱興標的鄰居,也是村里的益智大戶王興橋。1984年,王興橋的父親從萬寧引進益智樹,經過三代人的發展,到如今,家里已經種了100多畝益智林,一年收入可達十幾萬元。家里靠著益智,不僅蓋起了兩層小洋樓,還買了車。目前黎湊村種植益智的有74戶,種植面積4000多畝,年產值近五百萬元。

      經過幾年發展,益智在瓊中這片生態保護核心區的土地上遍地開花,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情況下還能增加收入的林下經濟發展方式受到了村民的歡迎。

      “一畝益智地平均可收獲50斤干果,按市場價格30元/斤計算,每畝產值達1500元。”瓊中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瓊中益智種植面積有5.1萬畝,其中有625戶貧困戶共種植面積6669.4畝。通過貧困戶自己購種苗種植,林業局派工作人員到實地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的政府每畝補貼500元,幫助他們發展益智產業,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甘肅徽縣苗木成助農增收“亮點”

      廣西橫縣: 茉莉搭上電商快車 飄香各地

      福建:商品林變身“綠色不動產” 生態得綠林農得利

      廣西:國家級貧困縣打造脫貧“產業路”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