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新河鎮瞄準花木大鎮、電商強鎮、旅游重鎮發展定位,把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促進農民致富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條“政府+互聯網+花木”的淘寶生態富民新路徑。全鎮4.2萬畝耕地全部種植花卉苗木,是宿遷地區花木種植核心區和主要流通集散地;發展各類網店5200多家,年銷售額超12億元,2015年成為全國首家淘寶村全覆蓋鄉鎮;周圈古栗林、胡家花園等旅游景點,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新河鎮形成濃厚創業氛圍,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6萬元。
做活“花木+品牌”文章,促進花木產業轉型升級。新河鎮針對同質化競爭嚴重、常規苗木過剩等問題,持之以恒推動花木產業結構調整。一是由分散化向規模化轉變。引導龍頭企業、花木大戶、合作社流轉土地、入股合作,拓展單品高效花木基地,擴大市場占有份額,爭取產品議價權。目前,新河鎮發展花卉苗木基地15萬畝,其中高效設施基地5萬畝,擁有全國最大的月季花種植基地、干花生產基地和家庭園藝市場。二是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大力發展暢銷的盆景類、多肉類花木產品和園藝工具、花木資材等上下游配套產品,形成苗木、干花、盆景、鮮花和家庭園藝5大產業板塊。三是由大眾化向特色化轉變。大力推動一村一品建設,先后注冊商標2200多個。
做活“花木+互聯網”文章,促進電商產業高度集聚。一是建設發展載體,打造園藝產品集散地。先后建成周圈盆景市場、新槐淘寶市場、沃彩互聯網園藝基地和干花電商產業園等載體,所有花木產品全部上網銷售。阿里巴巴后臺數據顯示,新河鎮園藝產品銷售量位居全國第一,在農產品類別中排名全國第三,淘寶網上銷售的園藝產品有20%來自新河鎮。二是優化創業環境,掀起網絡創業新高潮。充分利用縣財政的1000萬元網絡交易誠信管理專項資金,及時解決交易糾紛的先行賠付問題。率先在全市建成首家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打造零門檻、零成本、零風險的電商創業環境。目前,新河鎮7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返鄉創業,外來創業人員超過1萬人,6個村民中就有1個人從事電商創業。三是健全產業體系,形成園藝電商生態圈。新河鎮已初步形成生產、銷售、物流和第三方服務協調發展的園藝電商生態圈。
做活“花木+旅游”文章,促進旅游產業深度開發。一是實施新河鎮區綜合改造工程。以具有花鄉印象的精致街道、傳遞小鎮風情的旅游驛站為定位,對中心區主要街道實施綜合改造,首期項目道路鋪設、雨污分流等全面完成,具有花鄉特色的生態旅游小鎮初現雛形。二是實施山蕩示范村改造工程。去年,山蕩村接待游客11.2萬人次,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8.14萬元,320多名村民通過發展民宿等鄉村旅游項目創業致富、就業脫貧。三是實施胡家花園復建工程,占地35畝,已開工建設。四是實施花木景觀大道改造工程。縣財政投資2億元擴建扎新顏線,線路串聯重要旅游節點,成為發展旅游經濟的重要發展通道。下一步,新河鎮將進一步聚焦富民,努力推動“花木+”產業實現新飛躍,為持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作出更大貢獻。
沭陽新河鎮:花木調結構 花農“鼓”口袋
廣漢:“黨建+金融+為村”助花農精準脫貧
廣西:2萬多生態護林員帶動6萬多人精準脫貧
孟州種植特色花卉助村民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