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寧夏:發展林業產業助力精準脫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6  

      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獲悉,今年以來,寧夏按照“一縣一業、一鄉一品、一村一基地”的發展目標,從項目、資金等方面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林業產業扶持、投入力度,讓枸杞、紅棗、蘋果等林果成為農民脫貧的“綠色幫手”。

      對于生態極為脆弱、貧困程度較深的西北地區來說,發展林業特色優勢產業,有助于實現生態建設和農民增收的雙贏。今年以來,寧夏重點支持同心、紅寺堡、海原、原州等重點扶貧縣(區),發展以枸杞、紅棗、蘋果等為主的林業產業,共新建標準化枸杞基地2.25萬畝,紅棗、蘋果等其他經濟林5.1萬畝。此外,還以林業重點工程為依托,優先購買建檔立卡貧困戶苗木和勞務,今年上半年,僅固原市就使用建檔立卡貧困戶苗木1220萬株,貧困戶勞力參與造林6200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239萬元。

      將有勞動能力且愿意從事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貧困群眾就地轉成護林員,也是當前林業部門創新精準扶貧工作的新方式。在2016年將全區600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轉為生態護林員的基礎上,今年寧夏圍繞國有林場、森林公園、濕地、沙化土地封禁、退耕還林、營造林等補助,積極爭取將有勞動能力的500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為生態護林員、生態保護人員。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介紹,下一步將在發展枸杞、蘋果、紅棗、苗木、林下經濟等綠色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推廣“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勞動力入股。同時,還將積極推進財政資金直接扶持與金融扶持相結合,撬動更多金融資金、社會資本投資林業產業,調動企業、合作社等社會力量的投資積極性,帶動農民增收。

       

      云南玉龍縣:發展林下經濟 做活綠色文章

      東北地區經濟林建設和林下經濟開發利用

      貴州關嶺縣:發展林下經濟助農脫貧增收

      江蘇沭陽:花木電商成精準扶貧“主力軍”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