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湘西州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樹立兼顧生態建設與科學利用的發展理念,切實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使林農從林業產業中增收致富。
湘西州著力加快林業基地建設、鄉村林場建設,積極發展林產品精深加工,通過山上建基地、山下有工廠、山外找市場,實現林工貿一體化經營。為解決資金短缺難題,推出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業務等配套措施,做大做強基地造林。近三年來,湘西州發動涉林企業和群眾集體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工業原料林基地、林藥林果套種和特種林基地40多萬畝,真正實現在山上建起“綠色銀行”。目前,全州涌現出100多家造林面積500畝以上的企業、500多戶造林面積50畝至100畝的造林創業大戶,實現了林業由自發式零星生產向規范化、集約化生產轉變。
湘西州著力實施引進龍頭帶動發展戰略,緊緊抓住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發展機遇,成功引進百余家涉林企業投資興建油茶林基地建設、林果基地建設、林藥基地建設、生物質能源林建設和花卉苗木培育項目,重點在瀘溪、吉首、鳳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順、龍山等縣市營造各類林業基地,全力打造“319”、“209”國道、“1828”省道線上的林業產業經濟長廊。
湘西州還充分利用現有林業資源,發展以林業為主的衍生產業,拉長業鏈條。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初步形成了以南華山、不二門、坐龍峽、矮寨國家森林公園、小溪、高望界、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峒河、古苗河、武溪國家濕地公園等十個“國字號”森林生態旅游景區,哈尼宮生態飄流景區、王村碧波崖瀑布生態旅游景區、太平山、天橋山道教景區、萬坪、塔臥、紅色風景旅游景區等為重點的森林生態旅游景區,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
推薦閱讀:
撫松泉陽鎮:林下經濟成為增收致富“聚寶盆”
武隆白馬鎮:打造花經濟走廊
盧氏:推進“生態立縣”助力群眾致富
枯桃:百姓幸福源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