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文化部網站公示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揚州園林營造技藝入選。在這份國家級非遺推薦名錄公布之際,揚州古典園林建設公司專家即將啟程赴美,就在美國建設“中國園”事宜進行對接。
揚州以園亭勝,無論你回首揚州歷史,還是走進今日名城,一座座園亭猶如一顆顆明珠,讓人賞心悅目。揚州園林不僅在揚州,在國內及世界各地也成為一張亮麗名片。揚州園林營造者在海外建設了多少“中國園”和“揚州園”?背后又有什么鮮為人知的故事呢?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進展
美國“中國園”力爭2016年開建
揚州園林營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引發市民對揚州園林營造技藝的關注。
記者采訪時獲悉,揚州古典園林建設公司的專家即將啟程前往美國,就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建設“中國園”事宜進行對接。前不久,中美共建的中國園項目列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具體成果清單。同時,中國園項目施工設計費捐贈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企業英成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美中國園基金會捐贈資金3000萬元人民幣,專款用于中國園項目的施工設計費用……這一項目有望于2016年開工建設。
作為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中國園”將建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樹木園內,取明清園林中最精華部分集其大成:以揚州園林的個園、五亭橋、白塔、片石山房和船廳為主體,兼蓄蘇州拙政園的遠香堂、杭州西湖景區柳浪聞鶯和花港觀魚等著名景點。
全園分為入口區、片石山房、自然山林、湖上園林和個園5個部分。建成后,還將制作一份關于揚州園林的3D光盤,在建成后的美國“中國園”播放。
調查
國內外到底有多少“揚州園”
世界各地到底有多少“中國園”?“目前揚州園林建筑大師在世界各地建設了11座‘中國園’,在國內建設的‘揚州園’接近30座。”市園林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揚州園林開始走出國門,先后在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泰國等國承建了一座座極具揚州特色、代表揚州城市魅力的園林。揚州更是世界園博會的常客。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西安舉行,“揚州園”的古典江南園林風格獨樹一幟。此外,山東濟寧有揚州“祥園”,泰州有揚州園“三友觀翠”,北京有揚州園“片石山房”、有世界公園中國園“清音境”,甘肅酒泉公園,淮陰城南公園、淮安勺湖書院,黑龍江大慶林源南湖公園、大慶油田龍鳳公園,湖北鄂州西山秀園、沙市萬壽塔公園……目前,揚州工在全國各地建設的“揚州園”已近30個。
德國
“清音園”這一園林在1993年德國斯圖加特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時建設。“清音園”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是以瘦西湖“靜香書屋”為藍本的縮小版,將揚州園林的山水花木元素精巧打造。榮獲該次園博會“金杯獎”。
曼海姆市“中國園”2000年,揚州古典園林建設公司在德國曼海姆市路易林公園承建“中國園”。總建筑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依照傳統的山水園林設計和建設。
“幻想國”2001年,揚州在德國承擔了布呂爾“幻想國”工程,對其內的中國戲院進行了修復,并對孔廟、茶室等進行了維修。
泰國
“唐園”2006年,由揚州古建園林公司建造的“中國唐園”作為國內的唯一代表,參加了泰國清邁世界園藝博覽會。“唐園”原樣復制了揚州多個經典建筑,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門廳、假山、石塔、仿唐二層樓閣,獲評最高獎項一等獎。這一古典揚州園林永久贈送給了泰國,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象征,也是兩國人民友好的見證。
美國
“翠園”“峰園”1989年9月,揚州在美國華盛頓“世界技術中心”大廈內建設了兩座中國式園林,分別命名為“翠園”和“峰園”。“翠園”采用“旱山水意”的手法;“峰園”則運用了中國園林“以石代山”的造園藝術。
英國
倫敦“六角亭”1987年10月,英國倫敦華埠會出資邀請中國花卉進出口公司在英國唐人街副港坊興建了一座琉璃瓦六角亭。這一項目由揚州紅園承建。
加拿大
“中國城”1989年8月,揚州古典園林建設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承建了“中國城”。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得到當地媒體盛贊。
代表
四面八方亭名揚海內外
采訪中,記者還獲知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四面八方亭不僅揚州有,還建到了海外,成為揚州造亭的代表,名揚海內外。
據介紹,這一四面八方亭是由揚州的古建大師吳肇釗設計的。一般亭子都是4根柱子,但四面八方亭底下共有12根柱子支撐。這一亭子主體建構為四面,但又有八個方向,因此被稱為“四面八方亭”。由于富有變化,深受人們喜愛。專家介紹說,這種“四面八方亭”在揚州即有兩處,一處是在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靜香書屋”,一處在市區文昌閣的“文津園”。
1994年4月,揚州市與美國肯特市結為友好城市,揚州市向肯特市贈送了一座“四面八方亭”。該亭坐落在肯特市中心伯林頓綠色公園,在美國被命名為“友誼亭”。
講述
園林構件揚州生產海外組裝
講述人:揚州園林建筑藝術市級傳承人范續全
揚州園林飲譽海內外,其背后有什么鮮為人知的故事?記者昨天專訪了揚州造園非遺傳承人——揚州園林建筑藝術市級傳承人、揚州古建公司總工程師范續全。范續全曾與國內著名園林專家吳肇釗共事,從事傳統園林建筑設計、規劃與施工工作20余年,揚州在海外建設的11座“中國園”,他參與了其中9座園林的規劃設計工作。
“這些園林在確定了建設方案后,都在國內購置材料并完成制作,再利用集裝箱運到國外,在當地組裝。為防止材料不夠用,都按110%的比例配置。”范續全介紹說,考慮到人工成本,包括寶頂、木椽、石鼓、掛楣、門窗、欄桿等15類構件全部在揚州生產,所生產的構件編好號,用集裝箱運往海外,再由揚州工人根據圖紙組裝。
“我印象最深的是,歐洲人特別喜歡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對建筑很挑剔。當時在德國曼海姆造多景園,我在那里待了3個月,不僅負責規劃設計,還參與了建設。由于中西方建筑有明顯不同,德國同行十分謹慎。比如在木結構房屋中,承重柱是直接放在石鼓上的,德國同行擔心石鼓不穩定,堅持要在上面挖一個凹槽。”范續全說,“我非常欽佩德國同行嚴謹的工作作風。”
“我最難忘的是,那一年我第一次在國外過春節。大年三十晚上,德國負責人特地和家人一起,帶著黑啤與我們過節,讓我們十分感動。”范續全說,“中國園”的建設,增進了兩地人民的友誼。
“揚州園林在國外安家,展現了揚州精妙的園林建筑技藝,向世界打開了文化交流的一扇窗。這是園林外交的一種體現。”揚州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評價。
思考
上百揚州園林企業如何抱團發展
目前,中國式園林越來越受到西方人歡迎,目前蘇州、鎮江等地外經貿部門已主動出擊,進軍國際市場,承建海外的“中國園林”建設工程,為當地帶來新的外向型經濟增長點。
“在歐洲,由揚州設計施工的園林大大小小已有十幾座。比如,德國巴登度假山莊、曼海姆路易森林公園、法國里爾中國山水園等都由揚州人設計。在這些園林中,運用了中國的造園理論、手法以及中國的風水理論,結合現有地形地貌及周邊交通與自然環境,有機地將中國的造園文化融入歐洲自然環境中。”業內專家說,揚州古典園林建筑有人才、有范本,在國內具有一流水準。
業內人士保守估計,揚州從事園林建設的企業有上百家。揚州園林建設企業要抱團出擊,將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輸出海外,與揚州古城保護形成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