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撫順縣:以林下經濟為抓手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1  

      年初以來,撫順縣以林下經濟為抓手,采取五項措施積極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發展以大果榛子為主的干果經濟林3.52萬畝、以寒富蘋果為主的鮮果經濟林2.63萬畝、山野菜和中藥材31.9萬畝,帶動農戶3800人,人均增收1.5萬元,林下經濟發展邁上良性發展快車道。 

      科學規劃奠定基礎。結合縣域內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布局,制定了《撫順縣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把林下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培育、天然林保護、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工程緊密結合,因地制宜確定了大果榛子、寒富蘋果、山野菜、中藥材等優勢項目的種植區域,為林下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政策扶持解決難題。制定下發了《撫順縣林業產業扶持政策》,對發展林下經濟的農戶給予資金及苗木補助。發展大果榛子給予補助資金每株4元、寒富蘋果每株2元、山野菜、中藥材每畝300元。同時,協調各金融機構、婦聯、殘聯等組織,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農民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民聯保貸款等業務,發放林業產業貸款2657萬元,為550戶林農解決了資金難題。 

      科學技術提供支撐。積極搭建林農、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平臺。組織科技人員通過開展科普大集、送科技下鄉等活動,每年發放林下栽植等實用技術手冊和宣傳單1.5萬份,舉辦培訓班5次,培訓人員3300多人。同時,組織林業科技交流會3次,邀請林業生產技術先進地區的企業50余家,引進林業科技項目20余個,簽訂科技互助戰略合作協議32個。 

      示范帶動促進增收。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典型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新引進林下經濟龍頭企業3家,發展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社59個,林下經濟種植基地15個,帶動農戶2670人,人均增收5560元。 

      品牌經營助力發展。充分發揮大果榛子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和撫順縣被評為中國大果榛子之鄉的品牌效應,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品牌。三塊石牌大果榛子在首屆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共發展遼寧名牌農產品4個,市級名牌農產品8個。

      推薦閱讀:

      大冶茗山:萬畝花鄉醉游人 致富商機花中尋

      六安:梔子花兒開 村民富起來

      凌源市:三萬農民有“花心”

      瀘溪林農構建小康新“平臺”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