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環繞的排佐苗寨
丹寨麻鳥苗寨的田園美景
彎彎曲曲的山路向林子深處延伸,已長成一人高的馬尾松在夏風的吹拂下搖曳著身姿,林子里蟲鳴鳥叫不絕于耳,泥土的芬芳和著林木的清新讓人心曠神怡。初夏,記者走進丹寨縣揚武鄉老屋基林區,感受這里的綠意沁人,生機盎然。
“林場之名,現在才真正是名副其實。”手掌摩挲著正茁壯成長的馬尾松,丹寨縣林業局副局長郭澤貴感慨萬千,再過兩年,就都成大樹了,這5000畝的馬尾松林地又將是另外一番光景。
但在2013年以前,這里雜草叢生,亂石嶙峋,空有林場之名。郭澤貴介紹說,隨著當地老百姓外出務工潮的興起,老屋基林區大部分土地處于閑置狀態,成了實際意義上的荒山。
變化,始于近年來丹寨縣開展的生態文明建設,該縣緊緊圍繞“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時期林業工作主題,大力植樹造林。
針對老百姓外出務工的實際,丹寨縣按照“抓龍頭、建基地、擴農戶、沖市場”的思路,舉全縣之力,積極宣傳動員,讓廣大林農將林地“抱團打捆”,堅持走“規模建設、企業主導、林農參與、部門服務”的路子,多方籌措資金,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投入、高質量服務、高力度支持、高水平管理、高要求實施”為要求,在全縣6個鄉鎮范圍內的國有林場、荒山、荒坡掀起了造林熱潮,重點在工業原料林培育、森林撫育、退耕還林、農業綜合開發及石漠化治理等方面狠下力氣,全力推進林業產業基地建設。
“通過宣傳動員,將林改后分散到千家萬戶的林地以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整合起來,規模開發。”郭澤貴說。
通過大力招商引資,丹寨縣成功吸引貴州溢鵬木業有限公司、貴州華森有限公司、貴州恒道丹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投入林業產業基地建設。
“我們主要起核心示范作用,帶動周邊的村民主動加入其中。”貴州溢鵬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2013年,公司與另外一家企業貴州華森有限公司主動加入到植樹造林的行動中,老屋基林場這5000多畝的馬尾松,就是兩家公司在2013年底流轉農民土地栽種的。
據介紹,從2013年至今,兩家公司參與共建林地1萬多畝,在林地流轉、苗木移栽、維護管理等方面,已投入資金達到1000多萬元。
在林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丹寨縣藍莓產業、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向規模化、集群式方向發展。在推進產業基地建設的過程中,企業創新方法開展土地流轉,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實現“土地流轉賺租金、土地入股變股金、投勞務工獲薪金”的預期效果。
“通過林地打捆抱團,林企領銜播綠,丹寨城鄉上演了一個個綠色奇跡。”郭澤貴說,僅2014年,該縣就投入資金2703萬元,完成營造建設8.5萬畝,發放造林苗木700多萬株,是歷年來全縣造林最多、質量最好的一年,管護成林后將為該縣森林覆蓋率增加5個百分點以上。今年截至目前,共完成營造林1.75萬畝,通過政府采購和企業自籌等形式,共栽植苗木387.6萬株。
政府積極引導、財政全力保障、企業發展思路轉變,該縣在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積極構筑生態體系的道路上步履越發鏗鏘。如今,該縣森林覆蓋率已從2011年的60.31%上升到62.15%。
在此基礎上,該縣還先后組織實施工業園區和農業園區主干道和卡拉、排佐、王家、城江、石橋等示范村綠化工程,綠化面積800畝;實施凱羊高速公路丹寨縣東湖至開發區段兩旁綠化美化工程,積極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對縣境內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河段進行綠化美化,提升環境質量,力爭通過三年奮斗,讓全縣的森林覆蓋率和質量再上一個臺階。
“植樹造林重要,加強管護,保證林木不受破壞更重要。”郭澤貴說,丹寨縣不僅在植樹造林上花大力氣,同時非常重視林區的管護工作。從源頭上下功夫,建立嚴格的林木采伐許可、運輸許可和林地占用審批制度。
如今的丹寨,森林茂密,山水雋秀,花果滿山,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浸在綠中的丹寨,越發誘人。
推薦閱讀:
山西聞喜“生態立縣”立出百姓好光景
沂水:借山 借水 借綠 念活了“生態經”
麗水:香榧成“搖錢樹”林農新獲“致富果”
貴州:生態要保護 先得種好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