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4年到2014年的房地產行業黃金20年上漲行情基本結束了,這條曲線開始向下走了。作為房地產的相關行業,園林景觀設計受到的影響與沖擊非常明顯。從市場表現上看,時間可能會滯后一些,但趨勢是走下坡路的。
以前,我國有非常多的景觀建設機會和開發量,但是在很多項目上缺乏創新,只是不斷快速地“山寨化”,進行簡單復制。如今,整個行業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那么,接下來該怎么辦呢?記者近日專訪了美國景觀師協會國際會員、上海易亞源境首席設計師俞昌斌,他從多個角度解析并預測了未來園林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
景觀設計師將進行一場新的“上山下鄉”運動——到鄉村去建設美麗鄉村,這是景觀設計師未來新的突破點。比如,景觀設計師可以參與鄉村酒店的園林景觀設計。從星級酒店、設計型酒店到民宿、村屋、農家樂、洋家樂、公社大禮堂改建等度假休閑類產業,景觀設計師都大有可為。
景觀設計師去鄉村保護古鎮水鄉,開發鄉村旅游休閑產業,這是當前國家最為鼓勵的發展方向,美麗鄉村需要專業的景觀設計師和施工單位,這樣才能避免當前許多鄉村千篇一律的民房風格,景觀設計行業可以在此找到很大的機遇。鄉村景觀設計里面有大量鄉村規劃、鄉土建筑保護、立面設計、標識設計、室外家具設計等一系列專項設計,商機無限。
在此,臺灣設計師黃聲遠及其“田中央”事務所或許可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借鑒。
黃聲遠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后,從大城市臺北來到小鄉村宜蘭(臺北市的后花園),建立了“田中央”事務所,只做宜蘭當地的項目,而幾乎不做宜蘭以外的項目。他們扎根宜蘭的田間地頭,與農民、村干部、各鄉親一起家長里短、交流切磋,做出了宜蘭羅東文化廣場、津梅棧道、丟丟當森林等一系列屢獲建筑大獎的項目,不愧是“深耕鄉村、發展鄉建”的一個奇跡。
未來的房地產景觀設計將明顯分化成兩種方向:高端項目和中低端項目的景觀設計。
第一個趨勢是高端項目向訂制化發展,大多數以明星事務所設計的景觀為主要賣點,如奢侈品牌中的愛瑪仕價格昂貴,真正喜愛的人才會出手購買,但是銷售火爆,人們趨之若鶩。而低端項目轉向成本控制型和標準化模式,希望在有限的售價內通過工業化生產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第二個趨勢是龍湖地產首倡的體驗區景觀展示模式將不斷被改進,為了讓購房者買房,體驗區的景觀會不斷推陳出新,在非常有限的空間內甲方和設計師一起移天縮地、小中現大,以高檔酒店的精細度來做居住區的體驗區園林景觀,在這方面會創造出更多好作品。
第三個趨勢是商業地產的景觀設計會更關注人員流動,即如何與營銷結合,著力與多媒體、移動互聯網等展開聯動式合作,吸引更多人流進入該商業項目,形成項目的引爆點。
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在未來的發展中,一定要展現獨有的風格,這一點可以向日本學習。日本景觀設計風格明顯有別于西方。現代、簡潔、樸素的設計,經過幾十年的堅持,終于得到了世界上的廣泛認可。所以,相信從2015年開始,我國一定會出現景觀大師及明星事務所,這種趨勢將使景觀設計真正進入出現大師的時代。
隨著2000年-2014年這15年園林景觀“黃金時代”的結束,現在應該是優秀作品涌現、風格百花齊放以及出現大師的時代。
景觀設計與施工將最終面向終端用戶,景觀設計的趨勢將會從以建設工程項目為主要類型逐漸轉向以個人家庭消費品為主的模式。隨著產品化、標準化的景觀家用設施出現,預示著新的產業機會到來,中國景觀設計有一大部分工作內容也會走向西方普遍發展的家庭園藝。
由此,園林景觀設計將出現產品設計的標準化、模塊化,大量降低成本及工業化生產,成為家庭需求的服務類產品,形成新的營利模式和增長點。但是由于中國人住宅面積有限,多數家庭居住以公寓為主,所以短期內花園園藝的需求量不大。
不過在不遠的將來,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農產品安全性的重視,景觀設計與園藝的結合一定會發展起來,形成家庭菜園、空中花園、庭院景觀園藝等許多有趣的形式,家庭園藝消費的井噴發展趨勢一定會帶來全新的商業機會。另外,定位兒童的景觀設計正和兒童游戲設施廠家緊密地結合起來,這必然形成另一種景觀設計產品化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