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宣威市有多處種植可食用玫瑰花的基地,種植戶通過土地流轉把農戶手上閑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種植玫瑰花,這種方式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土地產值。在宣威市寶山鎮海西村就有一片玫瑰花基地,玫瑰花基地負責人不僅種植,還搞起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自己建廠,深加工后讓玫瑰花的產值又翻了幾倍。
來到宣威市寶山鎮海西村的玫瑰花種植基地,只見陽光下,綠葉間朵朵玫瑰花競相開放,花叢中花農們正在采摘新鮮的玫瑰花,為進一步加工做好準備。筆者了解到,玫瑰花基地負責人耿福先以前是做煤炭生意的。
近幾年,在國家倡導產業轉型和宣威市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背景下,他看準了好政策,實地考察了食用玫瑰花的市場前景。于是,轉行種起了玫瑰,還成立了宣威市祥瑞源種植專業合作社。
今年2月份,耿福先就開始籌備辦加工廠的事宜,經過2個月的準備,玫瑰花加工廠終于開始運作,加工后的玫瑰花產品價格比單純出售花瓣的價格有了很大的提升。
自己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但對于耿福先來說,幫助當地百姓致富才是他辦企業的初衷。于是,在加工玫瑰花產品的過程當中,需要的工人他都是從當地請。走進加工廠內,我們看到許多中老年人正坐在小板凳上有說有笑,等玫瑰花采摘好送來廠區以后,他們又開始忙活起來。這些工人大部分是村里的老人和婦女,加工廠建起來以后,他們就來這里打工,一來可以賺錢,二來也能夠和大家聚在一起嘮嘮家常,儼然成了一個小型的活動中心。
在這些打工的村民中,有部分是將自家土地以500元每畝的價格出租給耿福先,工錢按照采摘玫瑰花重量算,一元錢一斤,目前已經流轉了534畝土地的耿福先,打算下一步在擴大規模,不僅提高自己的收益,也增加當地百姓的收入。
這種基地加工廠的形式真正意義實現產品的轉型升級。耿福先說,在產業鏈發展的后期,還將結合蜜蜂養殖、套種雪桃等經濟農作物,多項措施齊頭并進,優勢互補,讓整個基地形成生態發展良好的循環系統。
據當地農業部門負責人介紹,該村過去種植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較為不明顯。這些年,在政府引領下開始發展符合村情實際的玫瑰種植。這樣既能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又能有效改善土地閑置現象,推進全村整體發展。尤其現在,宣威市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推廣特色經作種植面積,全力推進宣威市傳統農業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無疑給耿福先這樣的種植大戶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推薦閱讀:
何國應:在花叢中淘金
趙曉寶:讓薰衣草致富草
阜陽90后花店主鮮花扮靚創業路
羅顯忠:帶領村民培育苗木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