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蘭州永登著力打造綠色山村拓展致富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10  

      泉水清澈,草甸如毯,金黃色的油菜花把群山溝壑裝點得格外鮮艷奪目,遠處山洼里潔白的羊群專注覓食,山腳下有數頂極具民族風情的蒙古包,這是筆者在永登縣武勝驛鎮石家灘原生態風景區看到的一幕。石家灘村是永登縣著力打造綠色山村、實現生態保護和農民致富雙贏的一個縮影。

      “我們這里海拔2750米,是武勝驛獨有的多民族文化風情村,生態資源豐富,集濃郁的藏鄉風情、美麗的草原風光為一體。最近每天都有從城里來旅游的客人。”村主任蔣俊基說,為了保護生態,鎮上在生態區建設了人工湖,硬化了道路,栽植了新樹。村上劃定了禁牧區,有專人負責看管。蒙古包都按相關規定建設,冬閑時節隨時可以拆走,旅游時節重新安置。山澗泉水用水管采用接引,防止水土流失。

      據了解,武勝驛鎮石家灘村是永登縣城最西北的一個行政村,屬典型的二陰高寒地區。長期以來,受自然環境、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制約,這個村農業收入低、發展基礎差、土地利用率低、致富后勁不足。蔣俊基說,石家灘村最大的資源就是原生態,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聯扶單位抓住這一優勢,尋找一種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路徑。3年來,石家灘村一方面加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全體村民主動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另一方面,采用土地流轉方式,引進適合高寒二陰地區生長的瑪咖產業,推廣以“公司+農戶”為主的新型種植模式,使村民們以股東的方式,真正參與到現代農業發展中來。同時,利用原生態自然風景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

      石家灘村二社農民魏成,去年流轉土地種植瑪咖、高原夏菜加上養羊的收入,一年下來有20多萬元的收入。而幾年前,魏成一家僅靠養羊生活過得比較緊張。他說:“現在好多了,在家門口就能輕輕松松地掙錢,比出去打工的收入好!”

      隨著鄉村休閑旅游的興起,石家灘村的農家樂也隨之紅火起來。村民李彬今年年初投資40多萬元,辦起了農家樂。李彬告訴筆者,“村里建設得越來越好,來的游客也逐漸增多,剛開始村里的農家樂只有兩三家,而現在已經有11家。我們的村莊越來越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據悉,石家灘村目前已建成了旅游接待中心,仿古旅游牌坊門也正在建設中。武勝驛鎮黨委書記趙克勤說,石家灘村不僅要保護好生態,讓人們在這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更要看得見未來。要發展生態產業,讓村民物質富裕、精神富足,實現可持續發展、永續發展。

      推薦閱讀:

      開元大力發展彩色苗木 開辟苗農致富新天地

      道縣:拉長林業產業鏈條促增收

      圍場縣四道溝鄉永合義村發展盆景人參助農增收

      阿榮旗霍爾奇鎮特色產業拓寬強農富民路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