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四季如春的濕潤氣候,更沒有長年積累的種植技術……在種種先天不利條件下,寧夏銀川興慶區用12年時間硬是趟出了一條“西北花都”的逆襲產業之路。目前,興慶區的花卉遠銷新疆、天津、北京,及日本、韓國等地,年交易額近5億元。無論是其種植面積及產值都占全區花卉年產值一半以上。
12年只打造一個品牌
興慶區花卉種植起步于2003年。當時,興慶區轄區內只有塔橋村3隊幾戶農戶自發種植,品種有康乃馨、非洲菊、馬蹄蓮等。他們種植的品種多,但種植面積僅十幾畝。由于缺乏技術指導和規?;N植,農戶們曾遭遇因花卉品質差難尋市場的境地。
與其貪圖種植花卉的品種多,不如專注種好一個品種。在花卉品牌的打造上,興慶區做起了“減法”。“小清新”的康乃馨適合銀川的鹽堿土質,適應性強,它在花卉市場上的價格不高,適用于很多場合。因此,康乃馨成為興慶區“破題”花卉產業發展的入口。
2007年,興慶區開始大規模種植康乃馨?,F在,興慶區康乃馨種植面積已有2700畝,成為主打品種。寧夏睿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銷售人員說:”咱們興慶區的康乃馨由于品質好,該定啥價格我們說了算,有不少遠銷到韓國?!?/p>
興慶區園林局局長王利明告訴記者:“目前,興慶區的鮮切花和景觀花木種植總面積近8000畝,康乃馨占鮮切花總面積的85%,百合、玫瑰、非洲菊等鮮切花占到了15%。康乃馨80%外銷到內蒙古、青海、甘肅、陜西以及北京、天津、石家莊、上海、新疆等地,百合主要銷售到東南沿海等城市,各類花卉總產值達到1.5億元。”
真金白銀引來大型花企
然而,光靠擴大種植規模并不是興慶花卉在市場站穩腳跟的“法寶”。興慶區花卉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平說:“興慶區花卉之所以飄香全國甚至到國外,其安身立命的‘法寶’就是它的品質?!?/p>
興慶區花卉的品質保證不單單是靠花農,而是靠政策吸引來有豐富種植管理經驗且抗風險能力強的大型花企,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發展模式。由花企負責花卉基地的建設,提供技術指導和質量把控,承擔銷售的任務。而花農只需要種好花即可。
為此,興慶區拿出“真金白銀”,從花卉基地建設、物流體系建設再到技術支撐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配套的資金扶持。僅2015年,興慶區就拿出了1200萬元配套資金扶持花卉企業。無論是興慶區本土的花卉企業還是外來企業都會獲得相應的獎勵資金。同時,興慶區還在昆明、上海等地召開推介會,吸引大型花企來銀。
利好政策形成花企在興慶區發展的“集聚效應”。截至2014年年底,興慶區已建成新渠稍、塔橋等花卉示范園區6個、花卉示范村8個、花卉育苗試驗示范中心2個、花卉苗木市場7家,大小20家花卉企業(合作社、公司)落戶興慶區參與花卉產業,帶動農戶2000多戶。
拉長花卉產業鏈
盡管歷經12年打造,興慶區有了“塞上花都”的美譽,無論是興慶區的花企還是產業鏈條上的每一位花卉工人,都希望這條鮮花鋪就的產業之路能走得更寬廣。于是,從去年開始,互聯網、旅游體驗與興慶區的花卉產業開始跨界。
施棟就是花卉產業跨界的實踐者。20年前,從開第一家天地緣花店開始,施棟就注定了此生與鮮花的不解之緣。20年間,他在興慶區建立了天地緣的花卉基地,建立了自己的“鮮花王國”。從去年開始,施棟的公司開始在網上賣花,搞起了“網上花店”。
顧客從天地緣鮮花商城、寧夏鮮花網,或者是天地緣的微店,都可以直接下單。新鮮的花卉就從天地緣的花卉基地直接送到顧客手里。施棟告訴記者:“去年一年,天地緣鮮花的網絡銷售額已經超過百萬元,占到天地緣總銷售額近20%?!?/p>
做電商還只是施棟的花企跨界轉型的第一步。天地緣在興慶區大新鎮塔橋村的花卉基地已成為了集旅游觀光、鮮花采摘于一身的鮮花體驗館。每到周末,不少銀川市民開車來這里采摘康乃馨、玫瑰、非洲菊等鮮花,在花藝師的指導下DIY花藝作品。玩累了,還可以在這里吃飯、休閑度假。從3月到現在,該花卉基地已經接待了1000人次。
推薦閱讀:
竹山農民返鄉創業投資投資100多萬建花卉大棚
羅市鎮大力發展花木產業助農增收
新疆若羌縣吾塔木鄉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子
四川平昌發展林業特色產業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