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驅車從墾利縣勝坨鎮主城區向北駛去,一排排林木好似等待檢閱的士兵,法桐、銀杏、黃金柳、白蠟,筆直地站出了精氣神,綠色景觀帶盡現在眼前。
近年來,勝坨鎮以率先建成生態文明典范強鎮、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攬全局,科學規劃、嚴密組織狠抓“三網綠化”、農田林網建設和村莊綠化活動,重點實施了天寧寺生態林場、沿黃生態綠化工程,打造了黃河大堤上的綠色屏障。
該鎮加快林場基礎設施重點工程恢復完善、重點區域地段的植被恢復,并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做到合理規劃、精心設計、科學施工,既注重擴量,又注重造林水平的提升,確保栽一片、活一片、綠一片,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造林綠化任務。為推進造林綠化工程有序開展,勝坨鎮對鎮區內路域樹木劃片管理,成立了9支管護隊伍,簽訂管護合同,明確管護任務,制定考核細則,要求全年林帶整潔、無雜草垃圾、無沖口,春、秋必須翻耕一次。為增加數目品種,更好地做到因地制宜,該鎮針對土地堿性大的特征,在位于天寧寺生態林場中部打造了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樹種種質資源庫,該樹種資源庫占地3023畝,計劃投資3000萬元,專門匯集、展示和繁育各類耐鹽堿樹種,極大地豐富了耐鹽堿樹種的多樣性,也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叢林中你追我趕的真人CS、樹下自助燒烤的年輕人、池塘邊悠然垂釣的老者……勝坨鎮依托綠色屏障,也大力發展起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新的康莊大道。按照特色化、規范化、技術化的要求,勝坨鎮對林畜、林禽、林菌、林苗、森林旅游和林蔬、林糧等多種經營項目和模式分別進行技術指導與幫扶,積極引進和推廣適宜林間種植、養殖的新品種、新技術,大力推廣和應用先進實用技術,出現了像常家土雞養殖、偉浩林下黑木耳、大白村“黃河人家”等明星品牌,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旅游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為當地經濟做出了貢獻,帶領著農民群眾走上了致富之路。
截至目前,該鎮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1家,其中縣級以上示范社13家,家庭農場37家。此外,該鎮還加大有機農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大力推進“三品”認證和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在偉浩放心蔬菜基地23種產品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的基礎上,擬申報陶園牌無公害蔬菜,申報東營市陶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同時還鼓勵引導地域品牌農產品與大型商場、超市進行農超對接,為打造勝坨農產品品牌打下堅實基礎。
推薦閱讀:
浙江:淳安公益林擴面促林農增收
寨前鎮建設花卉苗木示范帶 帶動村民致富
四川林業廳提出六項舉措助農增收
湖北:鐘祥“三邊”經濟助力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