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林業大省,全省有400萬林農,發展林下經濟對生態保護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林農人均純收入7970.5元。
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組織編寫《海南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14-2020年)》。2014年申報認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67個,落實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項目建設資金530萬元進行扶持(其中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7個,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60個)。并聯合省財政廳制定了《2014年度海南省品牌林業發展資金申報指南》,爭取資金1000萬元對我省林下經濟的標準化建設、質量認證、品牌認證、品牌建設、名牌企業建設、產品營銷推介等項目進行扶持獎勵。據統計,至2014年,全省林下經濟發展面積211.7萬畝,產值116.17億元。
2014年,我省從事林下經濟的林農達到58.3萬人,人均純收入7970.5元,絕對值雖不及全省農民平均收入水平9913元,但增幅高出18.9個百分點。尤為重要的是,村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大大減輕了人為砍伐森林、破壞生態的壓力。10年間,海南森林覆蓋率由55.6%提高到61.5%,在全國名列前茅。
專家建議設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
據了解,我省林改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省、市縣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機構不健全,影響林權管理、交易和服務農民工作的連續性。二是林下經濟規模小,龍頭企業少,帶動農民增收能力不強。三是各級財政對林下經濟扶持資金規模小,難以形成示范效應。四是企業和農民貸款抵押和貼息未得到有效解決,存在融資難問題。五是公益林因受法律法規限制難于變現。六是“低”,產業鏈的發展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產銷脫節,產品深加工能力較弱。
如何擴大林下經濟規模,拉長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始終把握好林下經濟發展的方向、重點和“度”,是海南在新形勢下面臨的重大課題。
省林業廳有關專家建議,國家和省財政設立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有效促進林下經濟發展,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因為目前林下經濟資金是從其他項目切塊,操作很難,不易管理。而林下經濟很重要,它解決農民增收與經濟發展問題、解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問題,解決經濟發展與土地緊張矛盾問題,是農民增收的新途徑、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建議制定有關政策。認真解決企業和農民貸款抵押難、貼息難、融資難,公益林變現難,公益林補償直補到戶難等問題。
推薦閱讀:
南召:城郊花卉苗木形成大產業
江西:萬載縣發展鄉土苗木促增收
鄉土桂皮樹盆景登上大雅之堂
苗木經營應重視售外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