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鐵嶺:開原千余農民一把小刀闖市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20  

      7月13日,家住開原的袁洪濤帶著10多名農民從北京市順義返鄉。從4月底來到順義在苗圃里做嫁接,兩個多月里,袁洪濤他們多的收入1.3萬元,最少的也收入8000多元。“我們嫁接的樹苗成活率高,所以在旺季活兒都接不過來。”袁洪濤告訴記者,語氣里滿是自豪。

      開原的苗木賣到哪里,搞嫁接的農民的腳步就跟到哪里。如今,在開原市,像袁洪濤他們手拿一把小刀外出從事苗木嫁接的農民有1000多人,足跡遍及上海、北京、陜西、山東、吉林等10多個省市。每年從4月出去,到8月末返鄉,平均每人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開原市自古就有培育苗木的傳統,當地農民深諳苗木嫁接技術的訣竅,不僅嫁接成活率高,而且效率高,無論是高接、低接,還是嫁接綠色苗、彩色苗、園藝苗,他們樣樣精通。因此,開原苗木嫁接工也和當地產的苗木一樣聲名遠播。近年來,隨著當地培育的金葉榆、金葉復葉槭、紅葉李等彩色新樹種走俏市場、銷往全國各地,當地從事苗木嫁接的農民也越來越緊俏,許多外地苗圃甚至自搭路費、包吃包住邀請他們去工作。

      “嫁接這活兒,看兩三分鐘就能學會,但關鍵是要保證成活。有的貴重苗木,一棵就能賣到1000多元,嫁接不活,就得賠錢,所以苗圃老板寧可多出錢也愿意請我們干。 ”袁洪濤說。今年47歲的袁洪濤從事苗木嫁接已經20多年了,常年帶領10多個鄉親到各地苗圃攬活。由于嫁接成活率高,名聲在外,他們的訂單都接不過來。在開原市,早期從事嫁接的一批農民由于掌握市場信息,現在轉身變成了經紀人,坐在家里給各地苗圃招募嫁接工。

      推薦閱讀:

      長陽高家堰村三百計生家庭盆景玩出新境界

      千畝荷塘艷 真金白銀來

      榆樹恩育鄉“一路兩瓜”推動園藝產業快速發展

      四川犍為:茉莉花香飄幸福路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