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南陽淅川: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聯動發展促致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05  

      河南省淅川縣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生態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水之后,保水質、保生態成為淅川縣的常態工作;促增收,為廣大群眾謀福祉成為淅川縣不斷求解的課題。

      “我們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攬,以水質保護為生命線,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建設美麗淅川,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但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水清,還要做到民富。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聯動發展是淅川一直追求的目標。”淅川縣縣長趙鵬說。

      生態經濟繪藍圖

      滿目翠綠的生態茶園、郁郁蔥蔥的竹柳林帶、枝繁葉茂的干鮮果園,用綠色勾勒的秀美風光在淅川縣隨處可見。一道道綠色屏障,不僅煥發了生態淅川的生機和活力,更為淅川產業富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淅川縣核桃基地規模達5萬畝,已掛果1.5萬畝,年產量0.5萬噸。全縣經濟林產量達9.34萬噸,第一產業產值達4.672億元。

      同時,淅川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新發展金銀花等生態產業6萬畝,淅川縣第二產業產值超過7.8億元。河南福森藥業有限公司作為全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現有中醫藥生產企業2個,西洋參、石斛等中藥材種植基地3.5萬畝,年加工金銀花等中藥材近萬噸。公司以金銀花、黃芩等中藥材為原料的企業主導產品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注射液及借助自產生態原料生產的福森源涼茶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均處于領先地位。

      森林生態旅游逐漸成為淅川縣經濟中的一項重要產業。2014年,淅川縣第三產業產值達2500萬元。今年,是淅川旅游產業突破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渠首、丹江大觀苑、八仙洞、香嚴寺和坐禪谷“五景聯創”丹江湖5A級景區的第一年,“五景聯創”沖5A建設帶動了淅川縣“全域景區化”飛速發展。

      今年上半年,淅川縣丹江大觀苑、坐禪谷、香嚴寺、龍山風景區等景點的游客量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帶動了周邊餐飲、賓館、交通等行業收入大幅增長。

      “一鄉一品”競風流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是淅川縣發展林業產業的特色。

      荊紫關、寺灣特色林果湖桑產業,西簧、滔河核桃產業,毛堂茶葉產業,老城、金河、馬蹬竹子產業,上集、倉房柑橘產業,盛灣、九重軟籽石榴產業,大石橋竹柳,香花、厚坡發展鮮桃,環丹江水庫的九重、香花、馬蹬等鎮同時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產業。

      “作為水源地,我們在確保“一縣一業”軟籽石榴產業發展的同時,各鄉鎮又因地制宜,結合各自特點,逐步篩選出1個-2個特色林業,統一規劃,規模化發展。對全縣現有低產低效經濟林進行品種改良工程,實行林產品的升級換代,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趙鵬指出了淅川縣“一鄉一品”的林業產業發展思路。

      在淅川縣,特色林業產業基地不斷豐富起來。今年,淅川縣新建以毛竹、桂竹、斑竹等為主的速生竹種基地、名特優新干鮮果基地15萬畝,優質木本中藥材(油料)基地5萬畝。

      目前,淅川縣“一鄉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這不僅將進一步提高淅川縣的森林覆蓋率,增強縣域內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防風防災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同時,林業產業的持續發展對于優化林業產業、產品結構,提高林產品的有效供給能力,轉變淅川縣林業經濟增長方式具有積極作用。

      多措并舉激活力

      “加強培育林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和培育一批帶動力強、輻射力強的林業種植龍頭企業,是實現產業富民的有效途徑。”淅川縣副縣長徐虎說。

      淅川林業特色產業的持續發展得益于政府層面的有力支持。

      自2010年以來,在全國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和木本糧油的背景下,淅川縣創新機制,把發展林業產業作為“生態立縣”的一個重要戰略,先后出臺了財政補貼、信貸扶持、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發展軟籽石榴、茶葉、核桃、竹柳、竹子、油牡丹、杜仲等生態產業,以優惠政策撬動民間資本,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隊、大戶等各類社會主體投資林業建設。

      2012年,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牽頭建立的水源地與受水區對口協作方案中,北京市重點對口協作淅川等水源區、縣市,并把淅川列在扶持的優先位置。2013年,北京市啟動了京豫戰略合作及回饋庫區人民的試點工程,安排資金5000萬元幫扶淅川發展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

      2015年,淅川縣投入5億元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其中政府財政扶持引導資金3億元,占總投資的60%。政府財政扶持的資金主要用于原料林基地建設、優良種苗開發、技術推廣、科研支撐、有害生物防治、信息化建設、龍頭企業獎勵、品牌獎勵等,高位推動淅川縣林業產業發展。

      在利好政策、優質服務的帶動下,淅川的林業種植龍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目前,淅川縣有以種植竹子、旅游為一體的金河鎮竹博園竹業有限公司,以種植軟籽石榴為主的盛灣鎮丹圣源實業有限公司,以種植核桃為主的馬蹬鎮果然出色生態林業公司等省級林業龍頭企業8個。全縣初步形成了“金銀花種植—加工”“茶葉種植—加工”“湖桑種養—繅絲”等生態產業鏈條。

      淅川縣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全縣已登記注冊的林業專業合作社74個,涉及林木種植、種苗花卉、木材加工、林下種養和養殖、森林旅游等各個產業,入社農戶數達1.8萬余戶。2014年,香花趙四鮮桃專業合作社、雷霧山茶專業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河南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為提高林業生產經營者適應市場的能力,目前淅川縣正著手籌備建立林產品信息發布平臺,加強市場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時掌握市場變化趨勢,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及林業產業信息體系建設。

      推薦閱讀:

      宜君林下經濟成為助農增收新亮點

      武威發展林果業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社旗縣發展林下經濟 林下養殖鼓了村民的的錢袋子

      富興鄉林下經濟讓群眾享生態“紅利”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